1 / 5
文档名称:

舞蹈论文诠释戏曲舞蹈与古代舞蹈的传承发展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舞蹈论文诠释戏曲舞蹈与古代舞蹈的传承发展论文.docx

上传人:gjh0927 2020/7/11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舞蹈论文诠释戏曲舞蹈与古代舞蹈的传承发展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诠释戏曲舞蹈与古代舞蹈的传承发展论文[摘要]:中国戏曲,保存了中华民族艺术诸多历史文化特征。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分都充分发展、相互兼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其中它在发展中吸取大量吸取了舞蹈艺术,又通过艺术的传承对古代舞蹈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即从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入手,通过对舞蹈艺术在中国戏曲中的表现形式的研究,进而将戏曲舞蹈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做以简要概括。[关键词]戏曲舞蹈古代舞蹈传承发展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传统中的一条血脉,保存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许多历史文化特征。中国戏曲是有别于世界其它民族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戏剧,它的形成并不是很早,但它却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上三种古老的戏剧。戏曲经历了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把五光十色的人间生活都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也为了使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能在观看戏曲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娱乐。它不断在吸取其他姐妹艺术如诗歌、音乐、舞蹈、绘画、说唱、杂技、武术等诸多营养,逐渐成为一种包容广泛、花样繁多的综合性艺术。可以说,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分都充分发展、相互兼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 ,从唐代的辉煌高度到宋、元以后逐渐衰退的经历,正与中国戏曲艺术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历史同步。戏曲艺术自宋元以后,逐渐代替了隋唐时期占首要地位的歌舞艺术,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元、明、清三代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端尖锐化,促使人民去寻求能更直接地表现人民痛苦生活和反抗精神的艺术形式,单纯的歌舞,比较难于达到这种要求,而戏曲艺术却能适应这种要求。因此,戏曲逐渐兴盛,舞蹈逐渐融合与戏曲之中,成为戏曲表演的组成部分。 ,在封建社会后期发展和繁荣起来的它,所形成的总体风格和艺术特征是为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所决定的。宋、元以后蓬勃兴起的戏曲艺术,是在继承、融合前代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汉魏六朝角抵百戏的精湛技艺、隋唐音乐舞蹈的高度成就加上历代俳优、侏儒的创造。参军戏的流传,小说、诗词、说唱、武术等各种文化因素的积淀,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和素材,准备了戏曲艺术大厦的各种构件,舞蹈正是这些构件中的重要构件之一。从明人姚旅在《露书》中指出:古代歌舞乃“今戏场歌舞之遗意也。近世歌舞,道绝直云戏剧耳”。可见古人已深知舞蹈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221—前206)、汉(前206—220)俳优作为中国戏曲早期渊源起,经历汉代百戏、唐代(618—907)参军戏至宋代(960—1279)南戏、元代(1279—1368)杂剧。随着历史的前进,戏曲一方面继承了前代的古典歌舞,另一方面大量吸收了各地的民间歌舞,因此,在戏曲中保存着十分丰富的传统舞蹈。有的是溶合在戏曲表演中的舞姿与身段,有的是插入一段比较完整的舞蹈。 ,更进一步地把舞蹈融合在歌唱和戏曲表演中。例如:明代李开先著《宝剑记》中《林冲夜奔》一折,舞蹈动作技巧高,表现力强,舞姿健美而又富于感情。《思凡》、《钟馗嫁妹》等都是昆曲传统剧目中舞蹈性很强的节目。梅兰芳先生曾经认为“所有各种细致繁重的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