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文学不死”的基本原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学不死”的基本原理.docx

上传人:caokaishui123 2020/7/1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不死”的基本原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学不死”的基本原理“文学死了”,这是近年文坛的炸弹式命题,也是已经过去的2007年文坛的关键词之一。网上查阅“文学死了”,居然有1114000条之多。初闻此言,让我这个以教授文学谋生的人莫名惊慌。文学死了,那大学还办什么中文系、文学院?以教授文学养家糊口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统统都得下岗待业。出于“失业”的恐惧,于是赶快找出有关论述“文学死了”的宏文细细拜读。这一读,先是释然,继而安然,最后是坦然――“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坦然。因为我在拜读这些宏文的字里行间读出了门道――原来这是舶来品。所谓“文学死了”,具体地说是“文学的终结”“小说的终结”“诗歌的终结”“经典的终结”“批评的终结”,此并非中国本土原创,而是从域外贩运而来,确切地说是近年西方学者米勒•德里达等人所持的一家之说。苦于找不到“创新”语题的本土文论家,于是欣喜若狂,赶快把它搬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经登陆中国文坛,自然吸人眼球,产生炸弹效应,一下子激活了僵硬的文论,而论者也由此扬了名。中国文论界向来以制造话题为能事,一忽儿这个主义,一忽儿那个话语,不说远的,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多得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正所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今又出来一个“终结论”,公说公理,婆说婆理,文论界于是变得热闹起来,同时又顺便发表了“科研成果”,岂非一举两得。但恕我直言,所谓“文学死了”,就像以往许多轰动一时的时髦批评一样,这不过是又一次“伪命题”的诞生,与真正的文学批评无关。拜读标榜“文学死了”的宏文,使我最感释然、安然、坦然的是,我在这些宏文的字里行间,看到的“文学死了”乃是指“***文学死了”而已。原来,凡是所有惊呼“文学死了”的论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眼中所谓的“文学”,其实只是文学的一半,就如同身体的一半,而非文学之全身。稍具文学常识者都知道,文学是一种精神产品,既是产品,就有其接受者即消费者。按照文学产品主体接受对象、消费对象的不同,人类将服务服从于成年人的文学称之“***文学”,与之相对应,在人类文学大系统中还有另一类服务服从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未成年人文学”。就在文坛惊呼“文学死了”的这些年,另一种类型的文学却在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繁荣着,这就是未成年人文学。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未成年人自己写的文学”,如郭敬明、韩寒、张悦然、春树,等等,他们的作品动辄就是十万、数十万册的发行量。有好事者根据发行量的版税率,计算出了当今作家的富豪排行榜,郭敬明等都名列前茅。另一类是“写给未成年人看的文学”,也就是儿童文学。这方面的作家作品更是风起云涌,铺天盖地。最“狂”者,国外要数英国女作家J•K•罗琳,她的《哈利•波特》系列的发行量已直追《圣经》,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亿万青少年都因《哈利•波特》而“我为书狂”。在国内,最“狂”者当数成都女作家杨红樱,她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等的发行量已超过2000万册,而且还被西方出版业买走了全球全语种版权,杨红樱已成为中国当代作家版权出口第一人。中国人从来只知道世界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误认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起源”是从西方引进的。如今杨红樱笔下的“马小跳”“笑猫”已大举挺进欧美主流社会,这实在是大长了中国文学的志气,大大地为中国文学争了光。但是,且慢,那些瞧不起“未成年人文学”的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