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从公有制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驳论.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公有制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驳论.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5/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公有制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驳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公有制看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驳论
【作者】肖松柏
【作者简介】肖松柏(1964-),男,湖南邵阳人,广州大学社科部讲师。广州大学社科部,广东广州 510091
【内容提要】文章对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种种错误思想进行了批驳,对于端正人们的思想,坚定公有制社会主义本质思想,使人们避免误入歧途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公有制/社会主义本质
【正文】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00)06-0054-03
一、问题的提出:公有制非社会主义本质
自从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重新概括以来,社会反响不一,不理解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反对抗拒者亦有之,一时理论界和社会上对此有种种说法。一曰,非本质论。有论者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包含的生产力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共有的,因而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二曰,本质回避论。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不包括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根本前提或规定,至少是回避它。三曰,本质消融论。认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使公有制变为极其次要的东西,变得无足轻重,被消融了。
赞成拥护者中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特别是对其中没有明确提出公有制的理解也不一。有人认为,邓小平之所以没有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公开列在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之中,是因为它们属于社会主义的特征而非本质,它们是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收入分配形式基本属性的提炼,是属于社会主义特征的范畴。有人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只有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有人认为它们只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前提条件、途径、手段和方式,而不是社会主义本质本身,所以,没有必要将它们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二、问题的回答:公有制内在于社会主义本质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认识一个社会的本质,最主要的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决定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上认识社会本质,另一方面从社会运动的基本经济规律上认识社会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从最根本、最实质的深刻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经济是基础,社会主义首先和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所以,从经济上来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就是最深层次上的概括,这一概括也就内含着公有制的本质规定。这样,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必然要体现出它与资本主义等一切剥削制度的经济区别,包括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经济基础、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等。同时,社会主义本质必然要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可见,社会主义本质必然是社会主义内在的人民性要求和规律性要求的有机统一。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是广大劳动人民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它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要求而产生,构成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前提和基础,是孕育社会主义本质的出发点,又贯穿于社会主义本质发展和完善的全过程。因而成为邓小平反复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