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策划大师 2011/11/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将教育博客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并以《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为例,根据课程特点,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延伸、实施效果四个方面分析这种崭新的教学方法为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创新与不足,为教育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博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新课改为信息技术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天不足,应试教育的树大根深使得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很大。特别是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等方面,离新课改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笔者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以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博客平台,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
博客的原始含义是网络日志,用于吸引用户及时发表自己心中的想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相互传播。博客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信息的交流、发布、管理,具有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等众多优点。教育博客就是教师与学生利用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
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的课程特点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的查找到指定的信息,这即是信息技术以后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所必备的信息素养。本节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而这些不足恰好可以用博客来弥补。
第一、本课教材上提供的教学内容来有一定的滞后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比如,教材在讲分类搜索引擎时,仍然以搜狐为例,但实际上的搜狐的搜索引擎已经独立,改名叫“搜狗”,而且主要业务已经转换成全文搜索。此外,比如地图、翻译、音乐、文库等常用的搜索引擎,课本上只是一笔带过。而博客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则不受此限制,可以随时更新最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
第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中,单纯的讲解和示范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台可以用文字、图片和视频3种形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将技法描述得更形象。此外,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合作学习上能力。
第三、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业或作品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让更多的同学来参与评价。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评价所有学生的作品,而且就一件作品的评价有时也会陷入教师的观点使得评价的
公正性得不到体现。而用博客的评价功能则可以畅所欲言。
,以学案为依托,师生共同打造博客学台。
博客的申请非常的容易,因特网上有许多提供免费博客申请的。这里,笔者使用了自己学校的博客系统。首先,由笔者自己申请一个用户,博客命名为“信息神捕训练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真实姓名注册的账号和密码,下设几个模块:
(1)“训练营招生”:本模块用于创设情境,并表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博客使用帮助、博客公告等信息。内容简练,不到200字,以Flash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