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得出:添配功能设备,扩展演示效果;模拟动感画面,突破实验难点;再现实验现象,增强对比;精设教学流程,增大实验密度。这样既能改进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又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技能,激发探究意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实验教学应用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并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的操作、实验现象的呈现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许多弊端:有的演示实验反应装置规模小而教室范围大,可观察的实验现象很不明显;有的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变化、反应机理无法展现其变化的过程;有的实验危险性较强,根本无法在课堂内演示。如何恰当应用信息技术来补充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通过添配功能设备,扩展演示效果;模拟动感画面,突破实验难点;补充对比实验,唤起学生回忆;精设教学流程,增大实验密度等多种形式一方面能改进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使他们认为学习化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从而达到主动的去学习、去讨论、去探究。
一、添配功能设备,扩展演示效果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针对目前许多学校做化学演示实验的仪器多为试管或点滴版,实验容器小,现象即使再明显也不易观察,况且一个班学生比较多,教室前后距离较远,教师在讲台上做,学生在下面观察,前排的学生还可以勉强看到,但后面的学生几乎看不清楚,如果长期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怎么办?若把这些实验用投影仪或借助装有摄像头的多媒体进行放大处理,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实验的全过程,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这就恰好满足了学生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讲授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由于要完成三个实验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和实验现象的展现,我们通过普通的托盘天平能够完成,但效果很不明显,于是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手段,首先把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药品配齐并安装好,为了使实验现象和天平的读数完全能展示给同学们,就利用计算机和摄像头的组合,再结合多媒体展示,当三个实验相继完成后,全班同学既明确地观察到了实验现象,又准确地看到了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确实守恒。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模拟动感画面,突破实验难点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教师演示的实验和学生所做的典型实验在教学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如:CO的中毒实验、CO2不能供给呼吸的实验、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等不能现场操作;有些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布朗运动实验、物质溶解实验等反应或变化很快,其反应的过程无法明确的显示,这样会使这些教学内容变得抽象和枯燥,说服力不强,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更达不到较好的课堂效果。如果这时把多媒体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