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doc

上传人:柯 2020/7/1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中学鲁迅作品教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述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新文学巨匠鲁迅作品一直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然而现实问题是,鲁迅作品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大难以攻克问题。学生提到鲁迅就有点畏惧,教师也对此颇为头痛,鲁迅价值慢慢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减退。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民族是可悲,一个有了英雄而没有认识到民族是一个更可悲民族。”如何让学生认识鲁迅价值,提高对其作品阅读兴趣,是广大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问题。针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瓶颈,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具体如下: 第一,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鲁迅作品评价与历史定位影响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半个多世纪来,大多数中国人就是通过中学语文教材入选作品以及教师解读来学习、认识与感知鲁迅,人们心目中鲁迅形象主要也是这样塑造起来。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解读受着意识形态左右,对鲁迅作品尤其对其小说解读存在着极大误区:一方面表现在过分强调鲁迅小说政治思想意义,导致文本意义解读结果单一化甚至曲解;另一方面表现在鲁迅小说丰富文学元素与深刻思想内涵被过于简单化了。也因此,人们心目中鲁迅形象被披上了“神性”面纱,罩上了政治光环。学生所了解对鲁迅评价,多数人一开口就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旧思想进行彻底批判,反对“人吃人”社会现象;冷峻、深刻、不乏幽默……第二,学生对鲁迅不感兴趣。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解释:我们在进行阅读与教学时把鲁迅当作神而不是人;鲁迅生活时代与现在有一定距离;鲁迅写作年代刚开始进行白话文运动,对于习惯了现代文阅读同学们今天读起来有些吃力。是否鲁迅作品就不适合中学生读呢?倒不见得如此,关键要看读什么,怎么读。鲁迅自己就说过:“我文章,未有阅历人实在不见得看得懂”。这至少说明不是所有鲁迅作品中学生都能够看得懂,也适合中学生读,必须有所选择。接下来就是怎么读问题了,鲁迅作品几乎全是课堂上重点讲读课文,教师千篇一律地进行深入透彻挖掘不但让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甚至使有学生对鲁迅“望而生畏”。鲁迅作品是要终生读,而且是常读常新,因此,中学阶段读鲁迅,能够有点了解,有点感悟,这就够了。如何使中学生对鲁迅产生亲切感,愿意接近他,使“(老师)要我读(鲁迅)”变成“我(自己)要读”,这是一个必须解决难题。第三,教师教法与引导在中学教学中存在着较严重问题。很多教师教学仍然囿于作品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介绍与剖析。由于鲁迅作品本身独特性、深刻性、丰富性、多义性等内在因素,使得鲁迅作品课堂教学所达到水平并不令人乐观。不少在其它作品教学中能得心应手语文教师在教鲁迅作品时却不得不满堂灌,由此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如何精心点拨、指导学生阅读、领悟,从而把握一篇篇文质兼美鲁迅作品真正意蕴显得尤为关键。二、不管在关于鲁迅教学与研究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必须要强调是,鲁迅作品与他精神是中华民族财富,要肯定他价值而不是发出一些“鲁迅作品应该大幅度删减”,“鲁迅作品早已失去了现实意义”等等言论虽然中学生课堂内外鲁迅小说阅读情况都不太理想,但他们对鲁迅小说并不反感,中学生主要通过课堂上老师讲解来了解鲁迅,因此教师作用是无论何时都不可小觑。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鲁迅研究最新进展,更加有意识地挖掘鲁迅作品丰富意蕴,以帮助学生走近鲁迅与他世界。语文教师要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