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讲鸦片战争
——剧烈的转变,痛苦的开端
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对华贸易要求
在经历了停滞落后的中世纪之后,从15世纪开始,西方世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拓展海外殖民地等重大事件的发生使西方社会日益摆脱中世纪,步入近代社会。到18世纪末西方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十八世纪中叶,仅仅24万平方公里的英伦三岛在人类历史上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这是生产力的又一次巨大飞跃,英均提高了20—40倍。这个仅占世界人口2%%扶摇直上到50%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强大国家。
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策源地和纺织业中心。这里的纺织业资本家特别眼馋中国的大市场,他们声称:中国有4亿人口,中国人衣服的下摆只要延长3英寸,所有曼彻斯特的纺织机器几十年也生产不出来所需的布匹。
打开中国的市场,就成了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目标。
马戛尔尼来华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派以马戛尔尼为首的代表团,从伦敦出发,以英王向乾隆皇帝表贺80华诞的名义来华。价值15610英镑的礼品:乐器、天文钟、望远镜、测量仪、地球仪、枪支、玻璃制品等。
1793年6月19日抵达广州口岸,随后使团经舟山和大沽一路北上。
路上招待费:每天5000两。
逗留京城期间:每天1500两。
《大清会典》卷二一“文职官之俸”条:“一品岁支银180两,二品150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两有奇,从九品、未入流31两有奇”。此为基本工资,称“正俸”;而“京员(中央机关和京城地方官员)例支双俸”,即在基本工资之外加发同样数目的津贴,称“恩俸”;此外“每正俸银一两兼支米一斛,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加倍支给”,称“俸米”;三者相加,就是清朝公务员的工资了。一个七品知县工资45两加45斛米,年收入约合56两银
六项目标:
1、要求中国在茶叶和生丝产地及毛纺织品消费区域,割让一至两块土地,使英国商人可在那里居住,并可以实行英国的司法管辖权。
2、谈判一项商务条约,以便尽可能地把贸易扩展到整个中国。
3、清除广州现存的种种弊端。
4、唤起中国对英国商品的兴趣。
5、安排在北京设置外交代表。
6、使日本(琉球即冲绳)、交趾支那和东方群岛对英国贸易开放。
广州的通商规矩
外国商船准驶到黄埔停泊,但兵船不准驶入口内,商船中如携有炮位,入港前须卸下,交易完毕驶出时再归还。
外商的买卖必须经过洋行,严禁直接与民交易。
外商在广州的起居行动都由洋行商人负责约束,不准在广州过冬。
外国人在广州时只准在“夷馆”中居住,严禁雇用中国人或中国人向外国人借贷资本。
外商每月除在规定的日子可以到规定的地方游散外,不准随意离开“夷馆”。
不准携带妇女到广州,不准外国人象中国的官员绅士那样地乘坐轿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