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高中生物 必修 3 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生物 必修 3 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3/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生物 必修 3 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归纳(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 、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 、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养料 O 2 养料 O 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 CO 2 淋巴代谢废物、 CO 2内环境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 Na +、 cl - 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PH为 - 与 HCO 3 -、 HPO 4 2- 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 37 0C 左右(一般不超过 1 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 、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温度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 PH 值) 渗透压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 2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神经系统细胞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突起神经纤维轴突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分析综合作用) (运动神经末梢+ 肌肉或腺体) 3 、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变为内正外负→↓刺激点←+++++++---+++++++ ←++++→←++++→+++++++---+++++++ →←离体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外正内负); 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是一致的。 3 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进行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①突触的结构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或树突的膜②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 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只能单向传递。(轴突→树突或胞体) ③兴奋在突触传递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 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6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①神经中枢位于颅腔中的脑( 大脑、脑干、小脑) 和椎管内的脊髓, 其中大脑皮层的中枢是最高级中枢,可以调节以下神经中枢活动。②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 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还具有语言、学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③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 (S区→说, H区→听, W区→写, V区→读) ④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二、激素调节 1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2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由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 3 、血糖平衡的调节(1) 血糖正常值 -(80-120mg/d L) (2 )来源: 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3 )去向: ①氧化分解为 CO 2和H 2O, 并产生能量②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不能直接水解为葡萄糖) ③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4) 血糖平衡调节: ①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 ;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 ②血糖含量降低时: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 主要作用于肝脏,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4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4 、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寒

最近更新

有效课堂教学交往研究综述报告 3页

曹植、陆机生命意识比较研究 3页

服装店卫生间改造合同模板3篇 51页

智慧云网络动态资源适配关键技术研究 3页

普通高中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3页

文化旅游厂改造协议3篇 55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15页

内部管理松散、纪律松懈整改措施 26页

冀教版五年下鸡兔同笼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 13页

度假别墅全包装修合同范例3篇 53页

新视野下古诗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实践 3页

新媒体语境中电影的创新发展研究 3页

新型城镇化中的企业碳排放成本管理研究 3页

2025年中小企业筹资方式研究毕设论文 29页

教育过程机会均等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3页

教科书的城市偏向分析——以人教版《品德与生.. 3页

2025年2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6页

2025年世行贷款四川小城镇发展项目南充顺庆区.. 93页

提高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3页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3页

探讨购买法下的合并商誉处理 3页

2025年03305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李德华主编 50页

2025年Ф32棒材飞剪机的设计毕业设计 43页

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10页

幼儿园燃气事故应急方案 5页

兼职体育教练聘用合同 5页

危货运输应急演练总结报告 5页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16页

关于退学的委托书 3页

郑州市商城遗址导游词2022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