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他山之石,西方能源结构的演变查阅西方发达国家历史我们会发现,各国政府并没有刻意去推动所谓的经济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但他们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以至社会结构却仍在不断地演进和优化。他们究竟是如何实现变革的?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从17世纪起就是世界超一流强国,技术和金融的领先曾经使英国成为全球唯一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疆域遍布全球,18世纪中后期和整个19世纪英国引领着世界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英国的帕潘、萨弗里、纽科门等都致力于“以火力提水”的探索和试验。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的蒸汽机首先获得了突破。但这种蒸汽机并不能循环运动做功,还要依赖人力,效率很低。直到1781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的冷凝器,才使威尔士的煤炭实现工业化开发,全面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世界进入了以煤炭和蒸汽机为动力的早期工业文明时期。1846年,英国实现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经济结构,替代了对于木柴、木炭的依赖,煤炭从此开始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产量比1860年增加了7倍,全球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1911年,温斯顿?丘吉尔出任英国海军大臣,提出了一项惊人的战略举措,“将英国海军的优势建立在石油之上”。,但英国还是决定放弃使用威尔士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全面改进海军战舰的燃料系统,使用波斯湾的石油,使战舰腾出了大量空间,增加了作战航程和载弹量,节省了大量人力,极大地提高了英国海军的实战能力。由于英国快速实施了从煤炭转向石油这一结构性战略调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战争的胜负就已成定局。靠波斯湾、美国和里海石油驱动的英、法、美、沙俄为主体的协约国,最终战胜了靠鲁尔煤炭驱动的德意志、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从此世界进入到煤油并举、石油逐步接替煤炭的现代工业时代。石油推动了从蒸汽机向内燃机的改进,世界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主要工业国家的社会出现了相应巨变,经济结构实现了进化与调整。燃油和内燃机可以使动力系统更小、更高效和更适合普及与广泛应用,人类因此可以制造汽车、拖拉机、坦克、飞机等等,技术变更直接带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变化。当社会分工变化了,经济结构就会自然而然地顺应调整。这一变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极致,德、意、日因为石油发动战争,最终也是因为石油供应的中断被打败。冷战进一步强化了煤油时代的产业特征,但人类追求高度工业化,追求规模效益,导致石油消费增加,而煤炭消费并未因此减少,大量使用石油和煤炭必然会造成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地缘政治冲突和环境代价。英国没有选择法国式的超常规发展核电的道路,把重点放在了发展天然气工业上,最终英国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天然气消费比例最高的国家,也是人均能源消费量非常低的国家。2011年英国消费了2亿吨标准油当量的能源,,还不及美国的45%。更值得研究的是英国在过去的45年中,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5倍。近些年随着温室气体减排和油价攀升等压力,能耗转向下降,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虽然变化不大,但是能源结构变化巨大,特别是天然气的大幅度增加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使得二次能源的供应量实际大幅度增加,而污染排放大幅度下降,进一步降低了燃烧煤炭带来的其他社会代价,比如医疗保险和环境污染治理等。这种变化在发达国家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