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研究.docx

上传人:caokaishui 2020/7/13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研究摘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看,山东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减少农民,缩小农村(居民点),强化农业”。在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上,不仅要追求农民收入绝对水平的提高,更要关注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关键词:农民收入;产业结构;城市化中图分类号:F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09)01-0064-06一、引言当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高度城市化已消除了“农村社会”的概念,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使农业投资回报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大致相当,农民已经成为行业概念即农业工人。在当代中国。由于各种各样的复杂原因,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经过纠结、变形,形成“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既是人口大省,又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民大省,目前正处于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键时期。本文旨在总结和概括山东省农民收入问题的表现形式,揭示山东省农民收入问题的形成机理和规律,探索有利于实现山东省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有效增长的机制、制度安排和对策。山东省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是山东“两个提前”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同时,山东“三农”问题具有代表性,研究山东省农民收入问题,对全国具有重要的启示。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收入增长率阶段性变化及影响因素评价(一)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变动的阶段性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收入以较快速度增长。1978年到2006年,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5元增长到4368元,%(扣除物价因素,下同),见图1。1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彻底打破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的局面,农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加之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增加、乡镇企业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及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等因素的相继作用,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由1978年的115元增至1984年的395元,,%。2 第二阶段(1985―***年):农民收入减少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快速增长,农产品首次出现“卖难”,加之出现通货膨胀,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名义增长率不低,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影响后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出现负增长。3 第三阶段(1990―1996年):农民收入恢复性增长阶段。我国经济总体快速增长,甚至出现了经济过热现象,靠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两次提价,同时因国家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80元增长到1996年的2086元,%。4 第四阶段(1997―2003年):农民收入增幅持续下跌阶段。1997年,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尽管农产品总量是增加的,但由于价格因素影响,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却减少了。同时,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增长不多,进城和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减少,非农产业收入下滑。5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农民收入新一轮增长阶段。山东各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非农产业增幅连续超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