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案例型毕业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型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sanshenglu2 2020/7/13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型毕业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浅析突发群体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以2011年浙江湖州织里镇群众聚集事件为例作者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次专业指导教师内容摘要近年来,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间,随着新旧体制的更替,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继涌现,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危机事件愈来愈多,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探讨新时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成因、特点,研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政府危机管理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浙江湖州织里镇群众聚集事件这一突发公共事件对有关地方的影响出发,指出湖州地方政府在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引出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问题,提出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对策。关键词:突发群体事件政府危机管理目录一、案例正文 1二、案例分析 1(一)湖州当地政府事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瞻前顾后,初期处理措施不力 22、地方政府不作为,坐等指示,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23、互联网危机管理能力不足,网络舆情分析环节薄弱,响应效率低下 24、危机管理的机制过于僵硬,应急预案缺少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 25、信息披露不够充分,信息体制不完善 2(二)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1、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公共危机的防范不够重视 32、危机管理中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33、在危机管理中缺乏恢复机制,善后机制有待完善 34、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认识不够 3(三)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 31、依靠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 3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43、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44、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做到发现事态迅速制止 45、完善人才储备机制 46、完善干部问责纠错机制 57、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的评估机制 58、加强调研,做好群众性事件前期预防和善后工作。 5参考文献: 6浅析突发群体事件中的政府危机管理—以2011年浙江湖州织里镇群众聚集事件为例一、案例正文湖州织里镇是全国知名的童装基地,这里家家户户连着童装、做着与童装相关相悉的产业,该镇不仅是湖州市的产业大镇、经济强镇和市场重镇,更是湖州中心城市的工贸区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0111年10月下旬,该镇一外地童装业主因对个别税收代征人员工作方法简单不满,引起少数童装业主滋事,引发童装业主群体上访事件。2011年10月26日上午,织里镇在推行童装加工企业税收社会化征管过程中,代征人员在上门征收时,因工作方法简单引起一外地业主不满,双方发生纠纷,互有推搡但均无受伤。随后,该业主纠集百余人聚集镇政府上访,要求解决上午纠纷问题,引发群众围观。后经镇政府工作后,群众陆续离开。当晚18时许,又有五六百人集聚于富民路一带,围观群众最多时达数千人。其间有一辆奥迪车因担心被砸,车主急速驶离,沿途撞倒9人,后送医院住院救治。之后,少数人员以投掷石块,打砸路灯、广告牌、汽车等方式继续闹事。公安机关出动力量抓获少数违法犯罪嫌疑人后,事态逐步得到控制。27日中午,又有部分人员在镇政府前集聚,其中少数不法分子分散窜入镇区,拦截车辆、打碎车窗玻璃,公安机关迅速采取抓捕措施。13时许,一辆在执行巡查任务的警车被滋事者点燃,执勤人员在撤离过程中,1名民警、3名协警受轻微伤。滋事者当场被抓获,事态回复平静。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强等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置。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工作。区镇两级政府工作人员连夜上门入户对童装业主和群众做工作。对于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医院等方面正在全力治疗。当地公安机关加强防范,积极防止不法行为发生。目前,织里镇政府已暂停对童装加工户的税收征收,该事件中所涉的税收代征人员已被解聘。此次事件虽已逐渐平息,但是造成的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值得反思。二、案例分析(一)湖州当地政府事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何原本一个看似简单的税收纠纷,却逐渐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外界宣称的“抗税群体事件”。仔细分析事情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因当地地方政府危机管理意识不足,在处理此次事件过程中,尤其是在事件发生初期,存在一定的问题及失误,最终导致事态不断扩大。1、瞻前顾后,初期处理措施不力地方政府虽然也试图积极介入到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去,却由于本身的偏差或考虑不周,特别是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导致其各项举措非但无法平息群众情绪,反而因为不能满足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及时性要求,贻误战机,激化矛盾。在此次事件的一开始,吴兴区政府的一份声明指责业主“恶意滋事”称:织里镇在童装税收社会化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