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鼻内镜直视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45例.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鼻内镜直视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45例.doc

上传人:小雄 2020/7/14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鼻内镜直视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45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鼻内镜直视下治疗鼻腔深部出血45例【关键词】鼻内镜术;鼻出血;鼻腔填塞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出血部位多于鼻中隔前端。下鼻道出血较少见,出血部位隐蔽,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且前后鼻孔填塞无法直接压迫出血点,止血困难,故常反复出血,出血量大。我科2004年8月一2006年3月收治45例门诊外你前鼻镜检查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直视下局部处理,临床效果确切,报道如下。、前鼻镜检查未能窥见出血点的鼻内镜出血门诊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38-79岁,。均为单侧出血;其中合并高血压病者19例,合并糖尿病者6例。出血时间为半个小时至1周,大多为阵发性反复出血,量多不能自止,其中13例之前曾行前鼻孔填塞。所有患者经检查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鼻咽癌、血管瘤等鼻腔占位病变。,头部稍抬高(约30°),首先用含1%。肾上腺的丁卡因棉片充分收缩鼻腔血管,也可采用丁卡因及***喷鼻,配合吸引器吸尽鼻腔内积血,然后先用0°内镜(必要时釆用30°或70°镜)依次检查鼻腔各个部位,特别是鼻屮隔、鼻顶部和鼻底部。明确出血部位后,据笔者经验,按以下原则进行局部处理:①血管性出血,尤其是小血管的残端,利用高频双极电凝封闭血管残端,从而达到止血目的;搏动性血管大量出血,先用1%。肾上腺素的丁卡因棉片局部压迫,再根据微波瞬间使组织达到高温,产生变性凝固之特点,用微波控头凝固血管止血。微波输出功率为40〜60W,分多次进行凝固。②黏膜糜烂性出血30%〜50%***银溶液烧灼。③对原因不明、全身因素引起的屮下鼻道黏膜广泛渗血,行膨胀止血海绵进行局部微填塞。对初次鼻内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出血点,但存在可疑出血点者,可先用吸引管头部尝试性“激惹”可疑处,若该处出现典型“火山口”状出血既按上述原则进行处理,待再次出血时二次鼻内镜检查。所有病例术***诊抗炎治疗3d,膨胀止血海绵填塞者48〜72h内前鼻镜下取出。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同时给予内科降血压治疗。2结果本组45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均达到满意止血效果,无一例行后鼻孔填塞。45例病人中,42例初次鼻内镜检查即发现明确出血点,局部处理后即成功止血;2例发现疑似出血点,经“激惹”后明确,亦成功止血;1例初次鼻内镜检查未发现明确或疑似出血点,2d后再次出血,行二次内镜检查发现出血点,亦成功止血。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42例治疗中发现出血点部位位于下鼻道外侧后部近鼻咽处22例,鼻中隔后下部10例,蝶窦前壁(后鼻孔缘)4例,鼻顶部(嗅裂)3例,中鼻道3例。所有病例手术后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3讨论鼻出血常常是由于鼻腔局部因素(如鼻腔黏膜干燥脱水)和全身因素(如高血压病致全身血管硬化,收缩力减退,凝血功能障碍致血液不易凝固)两大因素并存引起。鼻腔的解剖结构复杂,常规检查对于鼻腔深部的结构无法直视。在病情较重、常规简易方法难以止血的情况下,鼻腔填塞是局部止血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有较大的盲目性。反复的填塞操作会损伤鼻黏膜,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长时间的填塞,尤其是后孔填塞,会引起中耳、鼻窦感染等并发症,还有导致低氧血症和心肌缺血的危险,对于一些老年患者和患慢性脑血管疾病者有潜在的生命威胁。鼻内镜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