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测量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测量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unnwldv331 2020/7/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测量教学反思.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测量教学反思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测量教学反思篇一《测量》这一单元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分米、毫米、千米和吨”,测量教学反思。这一段时间的作业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如有学生说“我睡的床长2(千米);一头鲸重60(克)。更有甚者,连长度单位和质单位都不分,一个鸡蛋重60(分米)这样的答案。课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也再次认真阅读了《教学参考》,参考上指出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上,我也努力创设了各种情境,如教学“毫米”时,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一毫米的物品,并动手量一量。“分米”的认识也是如此。教学“千米”时,还带学生到操场上走了1千米;放学回家还请家长协助,从校门口出发到哪里是1千米。教学“吨”时,学生到家里去观察了大约1吨的谷子或化肥。后来我发现这些活动,学生缺乏真正的感悟过程,有些根本就没有去做。在课堂上,学生动手能量的东西就是课桌、书本、自己的身高等等。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学生能测量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既没有测量需要的尺,也缺乏一定的指导。另一方面除了作业和课堂上,学生在生活上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交流。所以这方面的学习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了,才导致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诚恳请教各位同行,提出提宝贵建议。以后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测量教学反思篇二测量是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上完第一课我有如下感受。这节课是测量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三册的时候学生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第二阶段的学习,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课前复习让学生回忆有关测量的知识,为学生根据1厘米的长度估计吸管的长度做一个铺垫,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10厘米的长度。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的估计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估计的结果都比较接近。然后通过动手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触摸体验1分米的长度,感受1分米,在这个环节由于有的学生急于测量,没有注意到我的提醒导致有的学生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致,我想如果这个地方先让同桌互相检查后再汇报效果就会更好些。接下来设计的物体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所体验、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更直接的体验1分米,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从学习中看,学生找到生活中是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东西比较多,有的学生说得都停不了,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我临时想到让学生把这个内容写到数学日记里。学习1毫米的时候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先测量学生铅笔盒中较短的一支铅笔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