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doc

格式:doc   大小:131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doc

上传人:小雄 2020/7/15 文件大小:1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7年司法考试真题(刑法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选取刑法、刑诉部分42题)4•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2•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丙服用***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5•甲冒充房主王某与乙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将王某的住房以220万元卖给乙,乙首付100万元给甲,待过户后再支付剩余的120万元。办理过户手续时,房管局工作人员识破甲的骗局并报警。根据司法解释,关于甲的刑事责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以合同诈骗罪220万元未遂论处,酌情从重处罚以合同诈骗罪100万元既遂论处,合同诈骗120万元作为未遂情节加以考虑以合同诈骗罪120万元未遂论处,合同诈骗100万元既遂的情节不再单独处罚以合同诈骗罪100万元既遂与合同诈骗罪120万元未遂并罚6•甲欲前往张某家中盗窃。乙送甲一把損自配制的张家房门钥匙,并告甲说,张家装有防盗设备,若钥匙打不开就必须放弃盗窃,不可入室。甲用钥匙开张家房门,无法打开,本欲依乙告诫离去,但又不甘心,思量后破窗进入张家窃走数额巨大的财物。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乙提供钥匙的行为对甲成功实施盗窃起到了促进作用,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乙提供的钥匙虽未起作用,但对甲实施了心理上的帮助,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乙欲帮助甲实施盗窃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构成盗窃罪的帮助犯未遂乙的帮助行为的影响仅延续至甲着手开门盗窃时,故乙成立盗窃罪未遂的帮助犯7•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商议去丙家“盗窃”,由乙在室外望风,乙照办。甲进入丙家将丙杀害,出来后骗乙说未窃得财物。乙信以为真,悻然离去。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甲欺骗乙望风,构成间接正犯。间接正犯不影响对共同犯罪的认定,甲、乙构成故意***罪的共犯乙企图帮助甲实施盗窃行为,却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故对乙应以盗窃罪的帮助犯未遂论处对甲应以故意***罪论处,对乙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两人虽然罪名不同,但仍然构成共同犯罪乙客观上构成故意***罪的帮助犯,但因其仅有盗窃故意,故应在盗窃罪法定刑的范围内对其量刑8•关于罪数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甲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而盗窃国家机关证件,并持该证件招摇撞骗。甲成立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招摇撞骗罪,数罪并罚乙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行驶20公里后,不慎撞死路人张某。因已发生实害结果,乙不构成危险驾驶罪,仅构成交通肇事罪丙以欺诈手段骗取李某的名画。李某发觉受骗,要求丙返还,丙施以暴力迫使李某放弃。丙构成诈骗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已婚的丁明知杨某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仍然与之结婚。丁构成重婚罪与破坏军婚罪的想象竞合犯9•关于自首,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甲绑架他人作为人质并与警察对峙,经警察劝说放弃了犯罪。甲是在“犯罪过程中”而不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不符合自首条件乙交通肇事后留在现场救助伤员,并报告交管部门发生了事故。交警到达现场询问时,乙否认了自己的行为。乙不成立自首丙故意***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客观罪行,司法机关根据其交代认定其主观罪过为故意,丙辩称其为过失。丙不成立自首丁犯罪后,仅因形迹可疑而被盘问、教育,便交代了自己所犯罪行,但拒不交代真实身份。丁不属于如实供述,,某日下午在市区超市门口与同居女友沈某发生争吵。沈某欲离开,王某将其按倒在地,用菜刀砍死。后查明:王某案发时因吸毒出现精神病性障碍,导致辨认控制能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