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关于网络传播中编辑的道德责任.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网络传播中编辑的道德责任.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7/15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网络传播中编辑的道德责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网络传播中编辑的道德责任论文摘要: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宽容性、包容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编辑在传播过程中的责任,包括道义、伦理、监督以及舆论倾向的责任。被大为忽略。而空洞的免责声明,足以掩盖信息传播过程屮的编辑责任。近年來,网络传播中出现与虚假传播迥异的恶意传播,并泛滥成为一种网络诋毁文化,某种意义上说,与编辑道德责任的缺位是直接相关的。;重视对传播者的个性心理因素分析,以实现网络传播的监管责任。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传播;恶意传播;网络编辑;伦理道德;监管责任传播活动的传者、受者和中介三个要素中,在很大程度可以将中介理解成为一种环境,理解为传播品平台,理解为编辑的管理与监督。在信息与网络时代,在网络传播中编辑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徳,担负起怎样的责任,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无疑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一、网络恶意传播的编辑责任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宽容性、包容性、匿名性等特征,使得传播过程中编辑的责任,包括道义、伦理、监督以及舆论倾向的责任被显然忽略。类似“文责自负”、“不表示本网站赞同发文者观点”的免责声明,便能轻易地推卸去信息传播过程屮的编辑责任。例如,近年来网络传播中出现与虚假传播迥异的恶意传播,已经泛滥成为一种网络诋毁文化,而编辑责任的缺位,也是这类恶意传播泛滥的缘由。因此,撇开恶意传播中传者的战略效应、信息发布者的诋毁目的,本文只通过对此类传播中心理因素的分析,来讨论其中的编辑责任。而这正是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理论讨论中所忽略的。网络传播的重耍特征是互联网信息发布的匿名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由于多数用户在传播中都采取匿名制,一方面,人们在网络坏境屮有机会表露自己不为人知的或压抑的一面,甚至于多重面貌,在其中,没有社会道德与价值观的约朿,一切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好恶来进行;另一方面,由于用户以匿名方式在网上进行交流,使得传统媒体既有的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无法在虚拟环境中发生效用。例如,网络恶意信息的发布。相对而言,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只是媒体一种愚弄大众的造假狂欢,有时甚至是媒体和受众间的默契产物。与网络的虚假传播情形不尽相同,很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网络传播中大量出现的恶意倾向传播,则起到一种有意为之战略传播效应。恶意传播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凭空捏造,颠倒黑白,起到恶意传播的战略效应;恶意传播的再一种形式是刻意放人或传播一些不适应传播的事实,达到传播外的某些效应。即将确有其事或部分有其事的信息被有意地发掘并广为传播,使得信息的价值在另外一个区域内被放大和扭曲。这是本文特别关注的一种恶意传播。作一个简单的描述,除了捏造的虚假传播外,在网络传播中,恶意传播通常表现的是“真实的传播”。即往往传播的不是虚假或是谬误的消息,而是确有其事,或者部分真实,或像煞有介事的信息。这类恶意信息传播的手法,如传播学研究者蔡雯指出那样:在报道客体“有时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报道依据,但新闻不反映局部和某些细节,甚至以主观伪造的“事实'为依据”;报道主旨“以夸大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因素,取得轰动效应”;报道原则“不以新闻传播规律所要求的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公正为准则,不以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为媒介之私利不惜损害公众利益”;报道形式“选择能够夸大、渲染事实中某些因素的报道角度、手法和表现形式,形式的运用与内容的报道价值不相统一”。恶意报道的效果是:“受众为某些局部内容所吸引,无法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本质,被媒介所误导。”这些判断也是恶意传播的关键,冃的性很强的恶意传播正是如此作祟的。二、网络编辑的伦理道德底线为何网络环境中的恶意传播比现实环境中的恶意传播势头更迅猛,且泛滥更迅速?笔者以为就是网络环境中编辑责任的缺位。网络管理甚至比平面媒体的编辑更喜欢使用“免责声明”。由于网络普遍接受的宽容度和容错度,或说是****以为常的对恶意传播的“免疫力”,使得网络编辑会明显地降低自己的道德判断、伦理判断。这还不包含编辑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造假、传假的恶意。这些,显然是有违编辑的职业伦理的。而以往的关于网络编辑的讨论屮,一般会更加关注信息发布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相反,对于编辑者——在网络上是传播平台的提供者——的心理倾向和道德倾向明显地视若无睹。因此,既然网络伦理是信息与网络时代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而讨论网络伦理的问题时,也不应该绕过编辑的责任这个话题。当前,在我国积极推进网络文化建设的形势下,借鉴国外网络伦理理论及实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西方学者在把西方社会认可的一般伦理价值观念,应用到计算机信息与网络伦理分析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网络伦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问题。例如,关于计算机伦理,美国的一些专门研究机构制定了一些简明通晓的道德戒律。如著名的“网络伦理十诫”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与过于关注恶意信息的始作俑者的道徳或责任不同,

最近更新

2024年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篇) 9页

2024年小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本(三篇) 9页

web前端实习报告三篇 25页

一种利用印染污泥制造的轻质砖及其制造方法 14页

一种检测2,4-滴的一次性安培型免疫传感器及.. 12页

运动干预对浆细胞白血病患儿生长发育的益处 33页

动机与自控的非线动态征 33页

游轮旅游中的体验经济创新 33页

人教新课标小学体育五至六年级《球类运动 4.乒.. 5页

仁爱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第四单元 8页

允许脉宽调制值的立即更新 13页

关于写清洁工作文精选8篇 11页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5页

医院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系统概要设计 14页

吊篮安拆及外墙抹灰外墙抹灰专项施工方案 13页

外协检验管理程序(含表格) 8页

小体积、低成本无级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 11页

建筑高层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6页

数据结构习题与答案 97页

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22页

果蔬干制实验报告 9页

浙江省嘉兴市《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国考真题 34页

煤矿井下牌板吊挂标准 6页

用于压阻式动态压力传感器的高频宽带放大电路.. 10页

瘀血阻络证的病理机制 35页

管网渗漏侦测方法和装置 20页

腱绳并联灵巧欠驱动仿生机器人手装置 27页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6页

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评分表 4页

饲料厂生产实习报告 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