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萨提亚模式启发下高三团体心理活动案例分析和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萨提亚模式启发下高三团体心理活动案例分析和总结.doc

上传人:cnanjringh 2020/7/1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萨提亚模式启发下高三团体心理活动案例分析和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萨提亚模式启发下的高三团体心理活动案例分析和总结摘要:随着高考临近,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一些学生在一次次挫折中深深地感受到无力感。但相关研究案例比较少,教师们没有很好的理论指导,觉得束手无策。萨提亚认为改变总是可能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变化,此时,团体心理活动搭高塔是不错的方法。关键词:萨提亚模式团体心理活动搭高塔一、现状和问题高三是学生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学生深谙其重要性,有目标和要求,但是面对一次次模考,一些人一次次体验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即使老师一次次给学生输入“考试不过是一次查漏补缺”的观点,但一些学生对此类安慰和励志故事等“心灵鸡汤”已经有免疫能力,只沉浸在自己的压抑中,这种情况在重点班级尤其严重。高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高三阶段会针对高三学生的学****状态在学期初期组织树立目标,在学期中期针对压力大等情况组织减压活动。一些年长有经验的教师们喜欢分享“鸡汤”故事,但在学生中并未深入人心。在我第一次当高三文科班班主任的时候,也学着老班主任的经验,在班会上组织学生树立目标,并告诉他们考上“985”学校的重要性。令我意外的是:学生在树立目标等班级活动中是抗拒的,她们告诉我给她们带去了难以承受的压力。为什么彼之蜜糖,在文科班就是毒药?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做什么? 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活动课程才刚刚起步,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郑日昌,1994)。缺乏专业的指导,尤其针对不同组合班级的指导是班主任面临的最大问题。二、情况分析受萨提亚冰山理论(每个人都是一座冰山,我们能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者应对方式就像露在水面上的冰山,而隐没在水里的巨大冰块是人们行为的内在,是经常被我们压抑或者忽视的部分。我们的行为之下有感受,对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的启发,面对问题,我首先分析情况,他们情绪背后的冰山应该是:学生因为分数不理想,产生了感受,对自己、对学业失望,并产生了这样的观点――我应该是能力不行,因为我已经尽力了,但是无力改变现状。但是他们忽视了自己的期待、渴望,并把“自我”等同于分数。我和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心,告诉他们:“你们和分数不能画等号。你们无论考多少分都是值得被爱的。”学生在谈话后普遍感觉释然,但是没有对期待、渴望的满足,也没有体验的支撑,长远来看,他们还是经历无力感,比如学生X,学****非常努力,工作能力也很强,但是三次考试都没有考出让自己满意的分数,他开始质疑自己,并感到头疼僵硬等查不出病因的症状。我们谈过两次话但他依然看起来压力很大。比如学生Y,她同样努力,成绩却一次不如一次,她告诉我她很绝望,看不到希望,我告诉她:“即使是西天取经也有九九八十一难。”但她依然经常面露焦虑。又比如学生Z,作为学霸,他经常在课堂上面带微笑却掩饰不住内心的郁郁寡欢。我想到了萨提亚女士的观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生命都是奇迹,每个人都可以不断地成长,每个人都可以发生内在的改变。她相信:(1)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和外在的事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过去和现在的负性经验对我们的影响。(2)改变总是可能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变化。(3)我们拥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帮助我们应对与成长。(4)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最有启发性的是: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如何自然地不让她们有压力地有希望? 三、理论参考依据2002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