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诗歌鉴赏——羁旅行役诗词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0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歌鉴赏——羁旅行役诗词课件.ppt

上传人:feng1964101 2020/7/15 文件大小:2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歌鉴赏——羁旅行役诗词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评价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情感”专题复****二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前途、理想、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羁旅行役诗鉴赏1、解析例题,明确答题注意点2、了解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意象3、了解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手法4、了解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情感学****目标一、解析例题,明确答题注意点(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江城子宋·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1)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2)参考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羁旅行役看作者,明背景,联想思想内容读全诗,明题材,定类别“离愁”“归舟”已表明“恨”“愁”之由品语言,析技巧,揣摩情感主旨抓意象,会意境,领悟情感态度如: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运用比喻、夸张,使愁情更深。如:意象“杨柳”,代指离别,照应“系归舟”。“飞絮”指漂泊无依的离愁,也代指暮春,喻青春易逝。如:秦观,婉约派词人,“伤春悲秋,离愁别绪”的作品较多。【技法图解】1、月: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望月思乡异常感伤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征人望月思乡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二、羁旅行役诗常见的意象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晏几道《鹧鸪天》2、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之心酸。生活中杜鹃也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因此杜鹃作为悲苦愁怨的代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4、鹧鸪——羁旅乡愁古载“其志淮南,不思北,南人闻之思家”,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