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7/16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也&Z■洁l力米心■It《中医学》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编写时间: 2008年8月20I」教务处印制2008年8月20日—、课程简介(三号黑体字)课程中文名称中医学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medchine适用专业及层次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选修课程预防、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中医学》,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专科《中医学》,陈友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参考书目1、 《中医学》,李家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 《中医诊断学》,季绍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 《方剂学》,段富津主编,上海***,1995;5、 《中医学》,贺志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临床见****实践等。课程概述及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医学本科课程教学要求和培养临床医师的主要目标,本课程着重介绍了中医学。全书共十二章,上篇十章、下篇二章,第一章介绍导论,包括中医学的历史沿革、基本特点、思维方法、发展和展望。第二至六章是本书的重点,分别介绍了藏象、病因、四诊、辨证。第七至十章,分别介绍了治法、中药、方剂、针灸。下篇两章重点介绍了常见病的辨证治疗。通过对本课程的学****学生应以中医学基础为核心,紧密结合临床综合应用,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并展示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应用价值,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成绩评定理论考核成绩70%,实践考核成绩20%,平时成绩10%。二、学时分配表早[J内容学时数理论实验合计・•导论4中医学的哲学基础4—*藏象学说42四病因病机4五四诊84六辩证4七防治原则与治法4八中药6九方剂4十针灸学基础44十一内科常见病证64十二十三考查2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合计541468(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三、内容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金元四大家中医理论贡献。熟悉:祖国医学发展概况。了解: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发展史[难点]中医学特点[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详细讲解:祖国医学发展概况,祖国医学起源。重点讲解:医萌起源一般讲解:辨证施治第二章中医哲学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阴阳五行基本概念。阴阳属性。熟悉: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乘、相侮。了解:五行母病及子;子病及母。[重点]正常相生;异常相克。{难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详细讲解:解释五脏生理功能。重点讲解: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一般讲解: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第三章藏象学说[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熟悉:五脏相生;六腑消化过程。了解:心肺关系;脾、肝、肾的关系。[重点]五脏的生理功能;六腑的生理功能。{难点]、六腑的相互关系[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详细讲解:解释五脏生理功能。重点讲解: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般讲解:奇恒之腑生理关系。第四章病因病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外感致病因素。内伤致病因素。熟悉:;。了解:其他致病因素;内伤与外感的关系;[重点].正邪盛衰;.阴阳失调。{难点]气机失常[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详细讲解:外感六***。重点讲解:内伤七情。一般讲解:其他致病因素。第五章U![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四诊的概念。。熟悉:全身望诊:局部望诊。了解:闻诊概念;闻诊内容。[重点]望舌;舌诊的分布。傩点]舌诊的临床意义[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问诊的临床意义。重点讲解:切诊的临床意义。一般讲解:按诊。第六章辨证[教学目标与要求]•=1八纲辩证。表证、里证。熟悉:寒热辨证;虚实阴阳辨证。了解:八纲之间关系;阴阳辨证。[重点]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傩点]六经辨证[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详细讲解:三阳辨证。重点讲解:三阴辨证。一般讲解:八纲与脏腑辩证的关系。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防治原则的概念。治法的概念。熟悉:养生与预防;治病求本。了解:调整阴阳;扶正祛邪。[重点];。傩点]三因制宜[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治法。重点讲解:八法概念。—般讲解:八法的关系。第八章中药[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中为的性能。中药的配伍。熟悉: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临床应用。了解:中药的炮制:;[重点]中约的性能与应用。傩点]中药的作用趋势[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内容]:中约的功效与应用。重点讲解:中药的配伍。一般讲解:中药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