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院候诊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人们饮食、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发生日益增多,并且伴随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对健康重视的提高,疾病就诊率也越来越高。医院候诊室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屮界定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公共场所,这种场所中汇集了健康和非健康的人群,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就诊者、陪诊者和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候诊室是医院门诊的重耍区域,其特点是人群活动频繁、拥挤,病人、病种复朵,带菌情况不一,容易造成交叉感染\[1\]。2003年我国爆发的SARS疫情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因此,医院总体的服务水平,不仅与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有关,同时也受医院环境卫生条件的影响\[2\]。根据国家《医院候诊室一卫生标准》(GB9671—1996)\[3\],医院的室内环境质量指标主要有室内空气质量,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可吸入颗粒物和空气屮细菌总数,其次还有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噪声。有文献报道,医院门诊室主要的环境质量问题是噪声和可吸入颗粒物\[4\]。也有认为是细菌总数、相对湿度与噪声\[5\]。候诊室引发的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科学有效地对医院候诊室进行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的身心健康,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候诊室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对策。1存在的问题1・1病人密度高、流量大上海的市级综合性医院,在高峰期候诊室和输液室往往人满为患0因为人员密集,人均空间相对较小,空气流通不好,且人员流动频繁,所以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当前,各大医院老年病人数量急剧增长,慢性病患者增多,加上传染性疾病、公共灾难、集体中毒、群体创伤等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导致就诊者增多。一些人因为看病心切,选择急诊科进行就医,造成急诊科拥挤,这已成为制约急诊医学发展的一个国际性难题,已引起各国医学界及行政管理部门重视\[6\]。1・2空气流通候诊室往往是设有空调的密闭房间,通风状况和空气循环较差,缺乏足够的新风量。既往对医院候诊室的环境卫生进行监测的数据显示,医院空气中的细菌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噪声超标是医院候诊室的共同特点\[7\]o资料显示,%\[8\]。上海市黄浦区对综合性医院候诊室、输液室开展的卫生学调查显示,%,%,其次还有甲醛和可吸入颗粒物\[9\]。虹口区医院候诊区“可吸入尘”过高已成为一个较为严重和普遍存在的问题\[10\]o1・3医院空气中细菌种类多、密度高病人、医护人员都携带细菌、病毒,从而可能成为传播者。侯诊室汇集免疫力低、易感染人群,由于人流量大,导致各种病原体的积聚,易造成病人之间、病人和健康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以上,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ll\]o而病人的致病菌带菌率,则更高。4候诊室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候诊室病人本身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偏弱,往往因为候诊时间长,加上身体不适,易造成内心烦躁,常见的症状主要有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易激怒其至敌对情绪,且长时间暴露在不清新的空气和高强度的噪声中,会出现头痛、头晕、眼部症状(视物模糊)、咽部刺激(咽干、咽痛、咳嗽)、心慌、胸闷等症状,从而加重病情的发展。2改善医院候诊室环境卫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