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淮安市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5).doc

格式:doc   大小:1,75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淮安市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5).doc

上传人:pk5235 2020/7/17 文件大小:1.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淮安市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5).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市总体城市设计(2017-2035)》成果草案为了进一步梳理并保护城市空间的特色资源,彰显城市独特韵味,传承地方历史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了更好地诠释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愿景及目标,并有效地引导、控制和管理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特编制《市总体城市设计》(下面简称本规划)。一、规划围市域:为市行政辖区围,包含市区和涟水、盱眙、金湖三县,面积为10030平方公里,是本规划的研究围。市城市集中建设区:包括高速公路环线以以及南马厂、季桥局部地区的集中建设区域,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工业园区集中建设区域,洪泽集中建设区域以及空港经济区集中建设区域,面积为477平方公里。包括、清江浦、、洪泽四个市辖区。围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划定的城市集中建设区围一致,是本规划的具体设计与控导围。二、规划目标本规划主要任务是确立城市集中建设区长远发展的空间特色定位与总体结构,并针对该顶层空间结构制定系统性控制要求,以指导具体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希望通过长期持续的建设与控制,塑造空间形态、提升城市环境、凸显城市特色、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并最终实现城市空间形态与特色方面的总体目标。三、规划原则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规与标准,并衔接相关规划;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形态,节约集约用地,创造宜居公共空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管理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四、城市空间特色定位通过公众意见征询、部门访谈、专家咨询,结合自身空间资源禀赋,并考虑到与周边城市的错位发展,确定城市空间特色主题:“湖风河韵生态城、伟人故里运河都”。五、规划布局1、市域空间的风貌总体结构结合市域山、水、城格局以及特色资源分布情况,提出“两廊、八区、十九个节点”的市域空间风貌总体结构。2条区域景观廊道:里运河-京杭大运河特色景观廊道、古淮河-盐河特色景观廊道。8大特色风貌片区:平原生态风貌区——北部平原地区;大湖洪泽风貌区——洪泽湖及沿岸地区;水乡湿地风貌区——白马湖、高邮湖、里下河地区;低丘生态风貌区——南部低丘地区;运河之都风貌区——城市集中建设区;枕河涟水风貌区——涟水县城;山水盱眙风貌区——盱眙县城;傍水金湖风貌区——金湖县城。19个美丽城乡特色培育节点:马头文化名镇特色培育节点、西游文化特色培育节点、涟水水城文化特色培育节点、高沟酒文化特色培育节点、锦绣沃野特色培育节点、繁花漫港特色培育节点、果园飘香特色培育节点、老子山特色培育节点、坝古镇特色培育节点、南闸生态休闲特色培育节点、岔河渔文化特色培育节点、前锋湿地特色培育节点、金湖荷花荡-马草滩特色培育节点、玉皇山特色培育节点、八仙台特色培育节点、铁山寺特色培育节点、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培育节点、洪泽渔人湾特色培育节点、盱眙美食文化特色培育节点。2、城市集中建设区的空间特色总体结构结合城市空间特色定位,并与在编的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针对集中建设区提出了“一三三四”的空间特色总体结构:“一湖融洪入淮、三廊文绿相融、三城古今辉映、四轴组团相连”。一湖融洪入淮:遵循总规“纳湖入城”战略及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目标;强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在景观、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高家堰古代水工展示长廊、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现代水工展示长廊、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