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业经济管理一、 培养目标1、 掌握马列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品行优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具备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社会经济调查方法,灵活应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熟练地应用英语收集国外资料和国际交流,能独立和创造性地开展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或专门的经济管理工作,能主持较大型科学研究、探索学科发展的前沿课题。3、 身心健康。二、 研究方向1、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2、 农产品市场与贸易3、 制度经济与农村发展4、 农村金融三、 学习年限1、 全F1制攻读博士学位,学习年限为3年。2、 在职攻读博士,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3、 硕博士连续,学习年限为5-6。四、 培养方式1、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由导师和相关研究方向的高级职称教师组成3-5人的指导小组,具体指导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可聘请一名副导师协助指导工作。2、博士研究生应以科学研究为主,少上课。课程学习应密切与科学研究和时间环节相结合。要提高自学能力、搜集资料能力和社会经济调查能力。学位课一般在第一学期完成,第二学期进入调查研究阶段。导师根据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论文需要指定选修和补修课程,可跨学科、跨学校听课。五、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20学分(不含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主讲教师备注讲课实验实习讨论英语31801、2学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350101位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340101课现代经济理论前沿及方法论340101Seminar2401、2专资源经济学专题230102业农产品市场与贸易专题230102选制度经济与农村发展专题230102修课农村金融专题230102现代农业企业管理专题23010计量经济分析与软件应用23010合计本专业课程学习要求总学分N20补修课微观与宏观经济学同硕士生农业经济专题同硕士生现代管理学专题同硕士生计量经济学同硕士生实践教教学实践(120学时)2社会实践(周)3学术报告(次)读书报告(次)六、实践教育博士生除进行自己的论文课题研究外,还要兼任教学和科研的助理工作,配合导师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独立进行若干次社会经济调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献计献策,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一般从第二年开始,教学实践工作量不少于120学时。七、论文工作1、论文选题在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大量查阅文献,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论文选题必须具有先进性和前沿性,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