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小雄 2020/7/19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炉安全操作规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炉工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要仔细检查电气、机械设备是否度好,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各种生产工具是否齐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带隐患生产。2、、入炉材料必须说详细了解、检查,不得加入爆炸物品和潮湿物件。、装料前应了解炉内余钢、余渣情况,观察炉体、炉盖是否有漏水、渗水现象;确认炉体周围人员全部离开,否则不准进行。、三次装料时,不得全峪后加入,%时进行。,只能上下起落压料,不准游车撞击,更不准人员上去搬料。 。3、 送电前必须确认电炉炉体无人工作,方可警示配电工送电。4、 操作时要站好位,并且要站稳。开动台车,倾炉等要先确认周围无人工作时,再点动开车。5、在送电20分钟后方可吹氧。、 吹氧前要全面检查好铁管、皮管、接头等是否畅通,漏气,吹氧所用工具均不得带油及易燃物,否则要处理好再用,以防回火烧伤。、 吹氧时要慢慢开氧,,。、 操作者不得将手握在氧枪氧管接头处,其位置应在接头前或接头后15cm以上,关氧时应先抽出氧管,慢慢关氧。、 熔化期和氧化期吹氧都要使用挡火板,以防意外爆喷和火焰灼伤。、 严禁低温和带料氧化、局部吹氧,以防塌料和大沸腾,造成鼓炉盖、跑钢及人身设备事故。6、炉顶接放电极时,应尽量在溶化初期进行,首先警示配电工停电后,观察有无电压指示,确定停电,才可进行。上炉顶前先检查梯子和护栏是否牢固。观察电极是否挂牢,并确认自己站在安全位置,方可操作,禁止站在吊起的电极下面,任何人不得站在炉盖上操作,以防掉进炉内。7、钢水全熔后,禁止任何人去炉底和炉坑内工作,特殊情况必须经领导同意并采取安全措施,停电进行。8、测温、取样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在100mm的钢液深度取样。9、扒渣前应检查坑是否有积水,如有积水必须清理后方进行操作。扒渣时,身体应偏离炉门正前方;如需倾炉,最大倾角15°o渣盆装满后应及时吊走。10、氧化期、还原期向炉内加入强脱氧剂等材料时,应确保烘烤干燥,从侧面加入,回手时可用铁锹挡住脸部,迅速闪开,防止烧伤,加入后要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要均匀。11、吊换渣盆、倒石灰等操作时,要全面检查吊具、耳轴、挂鼻是否牢固。不允许用钢丝绳运热渣盆,严禁向热渣盆内倒湿渣。12、出钢时应向烤包工了解并检查钢包的情况,不符合标准要求不得使用。电炉停电后再倾炉,向炉后最大倾角为42°,向炉前最大倾角为15°,在倾炉前,要检查炉盖方钢是否完好。打开出钢口时,确认踏梯和围栏是否牢固,出钢槽是否干燥,有无渗漏现象,看自已是否站在安全位置,打开后应迅速闪开,防止钢水喷溅灼伤,钢包内钢水液面要低于包沿300mm。13、冶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冷却水温,不得超过50°C,若超过时,应及时处理。电炉前后坑、升降臂坑,必须保持干燥,严禁有积水时进行冶炼。14、炉体、炉盖到后期,要严格进行观察,发现漏水,或不能再冶炼时,必须进行更换,以免赞成爆炸、塌炉盖或穿炉事故。15、换炉体或炉盖时必须由专人检查吊具、指挥天车。遵守《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中《地面配合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换炉体时应注意:(1)拆冷却水管时必须站在一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