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谈谈“全自动”与“半自动”课件在劳技课中的运用
——关于创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罗列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势及其局限性,着重分析了“全自动”与“半自动”教学课件的利与弊,示图找出一条途径让多媒体教学课件能真正起到切实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创建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全自动半自动多媒体小学劳技对策
前不久,本人参加了一次市小学劳技教研活动,在几节研究课上,几位上课的教师均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上得都非常精彩。课后的研讨会上,几位专家的点评也是发人深省,受益非浅。而针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问题,教研室的蔡老师更戏称它为“全自动”与“半自动”课件,这样的比喻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事后想来,觉得使用“全自动”与“半自动”来比喻教学课件的使用真的是一针见血,恰到好处。
所谓“全自动”课件,是指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整节课完全围绕着课件展开,所有教学内容都将在课件中一一展示,教师很少说话,只需要点击课件,学生则跟着课件的指示走,模仿课件中的动态教学过程来参与劳技课上的学习过程。所谓“半自动”课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它只起到了一种帮辅的作用,它只是在教师无法用语言很好地描述的时候通过动态展示,利用其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优点来更好地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得教学过程能顺利地进行。由此,我不禁会想:在制作教学课件运用于劳技课程教学时,到底哪一种方式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课堂教学更落实更有效呢?本文将针对创建多媒体课件的实效性问题分析其利与弊,从中找出答案并讨论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全自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所产生的弊端
(一)讲稿式课件不利于教学的进行
“全自动”式的多媒体课件更象是一般性的讲稿,它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一页页的讲稿投放在了大屏幕上,当学生还没有跟上课件所示内容的思路时,另一页又开始了。一堂课花大约不到二十分钟将教学内容“指点”完,然后剩余的时间就让学生自主学习制作劳技作品。也有可能是另外一种现象:用同样的方法,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不停地一页页“指点”下去,没有板书,没有更多的语言指导,一堂课信息含量太多,学生根本来不及接受,只能是囫囵吞枣了。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学生在课件的“指点”下及时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能将作品在下课前完美地呈现出来,但是往往此时的他们只能是依葫芦画瓢,而缺少了应有的创新和自己的思维参与。由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大层度上淡化了教学语言和板书对于学生的视觉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并没有兴奋起来,识记效果自然就差。
殊不知教师一边做板书,一边进行讲解,在一些关键地方和关键字处下划线或圈记等形式反而能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
(二)课件内容的过于完整将忽视教学细节
运用多媒体课件这种辅助教学手段确实能使知识的传达显得更为清晰、生动和全面,但容易导致教师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多媒体课件已经详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无需再作更多的讲解、举例和归纳小结了。而实际上对于一些手工制作步骤、操作方法和技巧等内容的讲解,仅靠多媒体课件是无法生动清晰地讲解这些问题的。一般的,课件内容只给出一节课的基本内容,无法代替教师对具体内容作出具体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课堂中动态产生的问题,更不可能事先在课件中很好的准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