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句容茅山老区农民收入倍增的对策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句容茅山老区农民收入倍增的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2982835315 2020/7/19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句容茅山老区农民收入倍增的对策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句容茅山老区农民收入倍增的对策研究摘要:地处茅山革命老区的省句容市,是农业大县,也是省丘陵面积比重最大的县之一。句容市的农民收入能否倍增,直接影响到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自“十五”以来,句容市采取多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持续繁荣和农民持续增收,但一些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认真审视句容农民增收的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意义重大。关键词:句容;农民收入;倍增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54-02为确保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省提出了以2010年为基数的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位于南板块的市,要求“十二五”末提前实现倍增计划。地处茅山革命老区的农业大县——句容市,农民收入能否如期倍增,直接影响到市乃至省倍增计划的实现。因此,认真审视句容农民增收的现状,深入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各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句容市农民增收的现状句容市位于长江下游,地处宁镇丘陵山区,总面积1 385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与岗坡地占87%,是省丘陵面积比重最大的县市之一。该市农民数量大,,占总人口的77%。自“十五”以来,该市立足丘陵山区实际,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帮助农民创业,积极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持续繁荣和农民持续增收。“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 925元,2011年上升到11 692元,连续八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涌现出了一批创业致富的典型和好的做法。、村委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领路人。天王镇戴庄村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作用,将党支部、村委会骨干、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绑”在一起,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专业协会。农技人员长期驻村、驻社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将分散生产和统一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走区域规模化之路,创造出了被日本专家称之为符合中国农村实际情况、值得推广的合作模式。唐陵村为克服单个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和服务半径较小的弊端,将花木专业合作社和花木交易市场进行整合,成立花木行业商会,会员之间在资金、花木品种、数量和各个生产环节上相互协调,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抱团发展闯市场,提高了花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村里还引进了全国知名农业上市公司——棕榈园艺股份前来投资,给农户提供最前沿的市场信息和良好的技术指导,使村民每年增收350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也增收50万元。后白镇西村创立了“党支部+基地+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帮助农民摆脱只在生产环节上打转转的怪圈,将农业的产业链延伸到观光休闲和消费者的“餐桌”上,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入社农户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高于一般农户20%。、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为了引导更多农民走上致富增收道路,句容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农委等职能部门,以“专家示园”、“科技服务超市”和“农技推广协会”建设为抓手,打通新品种、新技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了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在白兔镇建立的“全国葡萄标准化示区”和“全国无公害大棚草莓标准化示区”,承担起了技术推广、经验传授、骨干培训等职能。通过示区的示带动,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