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doc

上传人:892629196 2020/7/21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宋词十七讲(作者:叶嘉莹)                       温庭筠篇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唐宋词。讲到唐宋词我就想起来,我是出生在北京一个很陈腐的旧传统的家庭。我小的时候没有像现在的小朋友那样上什么托儿所啦、幼儿园啦、小学啦,对这些我都没有时机。我是在家里受的旧式的教诲。我小的时候是念的“四书”“五经”一类,像《论语》、《孟子》等古书。我伯父、我父亲都喜欢古典诗词,所以从小的时候,就教我背诗,就像唱歌一样地背一些诗。我十一二岁以后,他们就教我学****作诗。我说作诗,没有说作词,因为中国旧传统有一个看法,认为诗里边所讲的是“诗言志”,诗可以感天地、动鬼神,可以宣扬修养,是正当的,是应该教小孩子去学的。可是词这种东西,里边写的是什么哪?里边写的是男女的相思恋爱,是伤春怨别,是这样的内容。所以我想我的家长,可能因为这个原因,那时候只教我读诗、作诗,没有教过我读词和填词。但是有些个美好的文学,它自己有一种魅力,你读它,就被它吸引了,就被它冲动了。我记得我在初中结业给同学写的怀念册上,就写了“希望人长期,千里共蝉娟”的词句。我觉得这话说得很美,我们分别以后,相隔千里之远,但是我们配合对着天上的明月,借着月光我们就有一份情感交换,相互吊唁的这一种相联系的感觉。所以我小时候喜欢读词,但是没有人教过我读词和填词。厥后我上了辅仁大学以后,开始读词了,那个时候我曾经追随孙人和,即孙蜀丞老师学过词,也追随顾羡季老师学过词。两位老师他们不但是教词,他们也创作、也填词。而我上大学的年代1941一1945年,那是北平(北京其时叫北平)沦陷的时期。那个时候,我们老师写作的词里边,经常流露有一份爱国的情思。所以前几年我返国来,见到我同班的老同学,曾经写了一首诗,里边有这样两句:“念书曾值乱离年,学写新词比兴先。”我说我记得我们当年同班的同学,念书的时候正是乱离的战争的时候,北平沦陷的年代,所以说“念书曾值乱离年”。“学写新词比兴先”,我们学写新词,而新词里边外貌虽然写的是恋爱,可是它们也拜托了爱国的情感在其中,有比兴的思想在里边。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思索的。在中国的韵文的种种的文学体式之中,有一个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读诗也考究诗教,说“温柔敦厚”是“诗之教也”。我年轻的时候,很不赞成这一套说法。文学就是文学,艺术就是艺术,我们为什么非要让它载道呢?诗歌的自己,有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说诗是修养呢?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我以为一般权衡文学,有两个差别的标准。有的人喜欢用道德和政治的尺寸来权衡文学作品,有的人喜欢用美学的艺术的代价看法来权衡文学作品。一般说来,中国的散文是要求文以载道,中国的诗歌也考究诗教。“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是重视它的思想内容,它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代价的。词,我认为是在中国的文学体式之中一个非常微妙的文学体式,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意识在其中。为什么叫做词呢?其实只是歌词的意思。从隋唐以来,中国有一种新兴的音乐,这种音乐是中国旧有的音乐融汇了其时外来音乐的一种新兴的音乐,词就是配合这些新兴的音乐的歌曲来赞美的歌词。所以词原来并无深义。词,就是歌词的意思。这种歌词,最早是在民间流行的,厥后士医生们这些念书人,他们觉得这个歌曲的音调很美,可是一般民间的歌词则是比力俚俗的,所以这些文人诗客,就开始自己着手来填写歌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