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预压方案(最新).doc

格式:doc   大小:14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预压方案(最新).doc

上传人:2823029757 2020/7/21 文件大小:1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预压方案(最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光武路万高铁卧龙站至东环路口段道路新建工程(含高速立交)光武路南兰高速互通立交FK0+226匝道桥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案编制:时红东复核:永合审核****红娟省中原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八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支架超载预压 31、概述 32、支架预压组织机构 43、加载及卸载 64、预压观测 65、注意事项 8三、测量结果记录表格 8四、质量保证措施 8六、安全保证措施 9附表: 1025m现浇连续箱梁满堂支架预压案一、工程概况光武路南兰高速互通式立交FK0+226F匝道桥跨径组合为:3x25+3x28+3x25m(跨径均指路线设计线处),桥梁右偏角90°。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桥梁起点桩号为FK0+,终点桩号为FK0+,桥梁全长为241m。本桥平面分别位于缓和曲线(起桩号:FK0+,终止桩号:FK0+,参数A:80,右偏)、缓和曲线(起始桩号:FK0+,终止桩号:FK0+.47,参数A:70,左偏)和圆曲线(起始桩号:FK0+.47,终止桩号:FK0+,半径:100m,左偏)上,纵断面位于R=1300m的竖曲线上;墩台径向布置。,。本桥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主要结构尺寸如下:跨径根部梁高跨中梁高中横梁端横梁腹板顶板厚度底板厚度(m)(cm)(cm)(cm)(cm)(cm)(cm)(cm)2820015050~852522~4025**********~852522~40二、支架超载预压1、概述现浇箱梁施工前必须进行支架预压,以检验支架设计的合理性和支架结构的可靠性,并可校验支架变形及地基变形情况。支架在受荷载后易产生变形和挠度,安装前须设置预拱度两墩顶点设为零点向中间渐变,使浇筑后的梁体外型尺寸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第一跨支架设置适量预拱度,并在第一跨箱梁混凝土浇注前后,测量支架变形量,以各跨可参照第一跨数值设置相应的预拱度。原则上支架整架设,预压分跨进行,一个梁段预压结束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预压观测分三个阶段进行,每阶段预压完成后均需对支架进行测量观测,支架预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结论、形成总结报告。2、支架预压组织机构为确保预压安全、顺利的完成,本项目部成立支架预压的领导组织机构:⑴支架预压领导小组组长:黄永成员:志红、时洪东、红龙、坡领导小组负责支架预压的领导、指挥,对预压进行全面管理及控制。⑵、下设各专业小组①测测量组组长:康成员:鑫、金喜负责对支架的观测、测量。支架预压施工程序框图第二次观测支架验收合格观测布点及第一次测量第一阶段加载第二阶段加载第三次观测第三阶段加载第四、五、六、七次观测测量卸载完毕第八次观测观测总结②技术支持组组长:康成员:鑫、金喜负责对支架预压的技术交底、对支架及地基随时进行观查、测量数据的整理、总结报告的形成。③安全防护组组长:卫民成员:谭界红、敏瑞负责现场的安全、防护,对参建员工的安全培训、考核;3、加载及卸载⑴、加载及卸载顺序加载重量:混凝土容重()×混凝土量(--)×安全系数()+钢材(-)×安全系数()=/(×)=→60%→100%→120%→100%→60%→0进行分级加载及卸载。加载顺序为从跨中开始,按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逐级加载。分2层进行加载。第一次加载60%767T,(1联数量)。第二次加载100%511T,(1联数量)。第三次加载120%226T,(1联数量)。。⑵、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沙袋进行加载及卸载,,根据总荷载算沙袋个数。4、预压观测⑴、观测次数支架搭设完毕,底模板及侧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模板相应位置进行观测点的布设:观测次数一般为加载前、三个加载阶段中每个阶段加载完毕、加载12h、加载24h、加载48h和卸载完毕共8次。支架的预压应加强稳定性观测,确保安全,一旦发现变形量不收敛则立即采取卸载或紧急撤离等措施。观测应按时、准确、认真地测量数据,最后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删除不合理的值,为施工预拱度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⑵、观测法从开始加载布设好观测点,观测点的布设要上下对应,目的是既要观测地基的沉降量,又要观测支架、木的变形量。支架预压前应在跨中断面布设3个点(7、8、9),1/4跨中断面(大桩号:10、11、12)、(小桩号:4、5、6)、(:1、2、3、13、14、15)设置预压沉降观测点,纵向沿腹板中心位置每布设5个断面,在每一个横断面上布置三个观测点,观测精度按4等水准测量控制,由专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