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方位树立领导权威个性品德是自然性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领导者责任感强,使命感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公平待人,态度和蔼,善于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他的威信肯定高,影响力肯定强。领导者的个性和品德可以形成独特的魅力。魅力最能捕捉公众的想像力,凝聚公众的战斗力,吸引公众的注意力,鼓励公众忠心耿耿地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努力奋斗。有的人把魅力误解为个性的产物,其实魅力主要与领导者个人的品德、能力相关。加强道德修养,以德树威,再加上有力的职务权力,那么领导者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孙子兵法》中写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有以上五个方面的素质,其中信占有重要位置。领导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用就要信任下级。再之,不仅要相信下级,更重要的是使下级相信你。取信于民才有权威,才有影响力。商鞅开始变法,秦国朝野上下无人相信。于是商鞅命令手下人在京城南门立一长木,并贴一告示:“有将此木携至北门者,赏十金。”围观者甚众,但没有一个人相信商鞅的许诺会兑现,因此不去动这根不算重的木头。第二天,商鞅命令手下人把告示改成“有将此木携至北门者,赏五十金”。围观的人更多了,还是没有人去扛这木头。后来一游手好闲者为出风头把南门的木头轻松地扛到北门。谁知刚放下木头,商鞅就命令手下人把五十金恭恭敬敬地送到此人手中。这件事在整个京城很快传开了。大家都知道,秦朝变法了,与过去不一样了,朝廷说话算话了。从此以后,秦朝令必行、禁必止,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南门立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信可树威,可以塑造领导者的形象,可以迅速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说到底,信仍属于德的范畴,以信树威是以德树威的一个部分。情、信、德都属于个性品德的范畴。领导者如果能够满腔热情地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人,诚意真心地尊重他人,那么被领导者就会由衷地信服领导者,领导者的威信则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下面谈到的以识树威,以才树威和以绩树威都属于经验专长的范畴。“识”主要指领导者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阅历。知识和经验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丰富的权力资源。开发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你树立威信,帮助你得到其他额外的益处。被下级、被他人视为有知识者肯定可以赢得尊敬和信任。一个获得过博士学位的市委书记一般来说会比一个中专毕业的市委书记更令人信服。在乡镇企业里,一个学过企业管理的厂长可能要比不懂管理学的厂长吃香得多。当然,最重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文凭学位。经验阅历比一般知识更重要。一个学历不高但经验丰富且当过10年县委书记的领导者肯定比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县委书记威信要高。汽车队长的威信主要来自他安全驾驶十几年或几十年的经历,而不是来自他的职权和个性品德。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不行,反过来只有杂乱经验没有理论知识也不行。要把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这样经验也就成了知识的重要部分。知识、经验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另一种是领导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两种都重要,但后者更重要。要树威最好是把两种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经验。专业技术出身的领导干部要多多积累领导管理方面的经验,而工农出身、政工干部出身的领导者则要多多学习和积累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知识、经验可以帮助领导者树威,也可能成为领导者的包袱。过分地依赖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极容易我行我素,听不进别人任何意见,因而丧失下级的信赖和支持。以才干能力树威比以知识经验树威更重要。以识树威使人信服,以才树威使人佩服。这里的才干主要指领导者的认知才能、决策才能、决断才能、指挥协调才能、组织管理才能、总揽全局的才能、激励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才能、公关宣传才能、应变才能和处理问题的才能,当然也包括专业技术方面的才能。具备以上才能,被领导者会认为你像个领导者,跟着你干没错,于是你就有了号召力,有了威信。以实树威、以绩树威是树威的根本。知识再渊博,能力再强,但最终没干出实绩,群众还是不买你的账,不听你的话。只有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成绩实实在在地摆在那儿,才最有说服力,领导者的威信才能真正树立起来。一个领导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去树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威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短处有意识地去弥补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威信。把德、才、情、信、识、绩集于一身是很困难的,因而面面俱到地去树立威信也是不容易的。前面已经说过,这6个方面的权威都属于非强制性影响力的范畴,而整个影响力是包括强制性影响力和非强制性影响力两大部分的,因此任何一个领导者在树立上述6个方面的权威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个权力阀的存在,千万不要忘记适时适度地运用强制性影响力,即法定权、强制权和奖励权。管理者如何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03-0316:34:52来源:岭南精英网友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