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报告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脱贫攻坚反馈问题已收悉,我*针对反馈问题展开积极整改,认真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反馈问题内容(一) 贫困户识别不精准。将部分不符合条件的人纳入贫困户。(二) 帮扶措施单一。主要依靠“金融生产贷”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措施单一。由于金融生产贷受金融政策和企业经营影响较大,一旦扶贫项目企业经营不善,贫困户短时间内返贫可能性大。(三)个别帮扶企业获取扶贫贷款后,未能每月按时标准向结对帮扶贫困户发放收益分红。二、 属实情况市巡察组反馈问题均属实。三、 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一) 关于“贫困户识别不够精准”问题的整改。巡察组给我镇反馈的贫困户识别不精准问题,我*以春节前的“冬季大走访”为契机,组织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对标台账,仔细摸排。同时利用市级大数据比对,特别是对收入情况、住房面积、耕地面积、家庭人口变动等情况进行再摸底、再核实,2018年11月份以来,全镇共清退“沙子户”54户111人。(二) 关于“帮扶措施过于单一”问题的整改。市巡察组反馈的主要问题是“主要依靠金融生产贷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措施单一。由于金融生产贷受金融政策和企业经营影响较大,一旦扶贫项目企业经营不善,贫困户短时间内返贫可能性大。”2016—2017年,我镇依靠7个生产贷项目帮扶了887名贫困人口,取得了很好的帮扶效果,2018年,我镇将对继续享受政策的456户804人采取多种帮扶措施进行帮扶。一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低保兜底措施,可帮扶302户411人;二是采取金融扶贫帮扶措施,利用富民生产贷可帮扶200人;三是冬暖式温室大棚产业项目目前健康稳步发展,今年可继续帮扶300户;四是**社区农产品初加工补贴项目现已建成,预计今年可帮扶200户贫困户;五是继续实施“企业扶、干部帮、富户带”措施,2018年,我镇计划继续募集社会帮扶资金,通过社会扶贫可帮扶50户贫困户。通过以上措施,基本做到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可有效帮助我镇贫困人口稳步增收,顺利实现脱贫。(三)关于“扶贫款项发放不及时、不到位”问题的整改市巡察组反馈“个别帮扶企业获取扶贫贷款后,未能每月按时按标准向结对帮扶贫困户发放收益分红”问题,主要涉及我*****有限公司和****项目。我*积极与相关企业主体对接沟通,扶贫款项现已全部发放到位。****富民生产贷已于2018年12月20日向我*100名贫困人口足额兑现帮扶资金;2018年5月8日****有限公司也向300名贫困人口兑现完成剩余帮扶资金。关于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的报告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根据《甘肃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甘办字(2018)47号)和(中共白银市委办公室、白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银市2017年度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市委办发〔2018)34号)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深入细致的查找,实事求是、动真碰硬、认真整改。现将整改工作落实情况随文上报,请审阅。产业扶贫方面1、扶贫产业弱,贫困户收入单一,产业项目扶持不精准,产业帮扶项目单纯发钱,“一发了之”,部分地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我县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及自然条件的限制,依托传统的小麦、玉米、小杂粮等粮食作物和羊、猪等养殖产业带动力度小,大部分贫困户只能单一的投入一项产业;个别地方的产业扶持项目定位不精准,片面的以高产、增收为目的,没有全面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部分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单纯的自我发展,没有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至今仍有96个村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贫困村39个。整改措施:1•根据扶贫产业弱的现状,为了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产品)”目标,切实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制定了《景泰县“6+5”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及补充意见,全方位、全产业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将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切实推动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围绕重点项目和“6+5”重点产业发展,农牧部门组建了蔬菜、设施农业、瓜、中药材、马铃薯、果品、耕地地力提升、小杂粮及旱作农业、玉米制种、水产养殖、牛、羊、黑毛驴和奶骆驼、猪、鸡、农业技术培训、品牌培育、农机服务等17个专家服务团队,通过“农民田间学校”、专家团队巡回指导、集中办班培训、面对面指导等多种形式,确保做到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户有技术明白人,扶持引导贫困户到所带动的经营主体务工、学习种养殖产业技术,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景泰县“破三弱、强造血”培育壮大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瞄准产业扶贫这一根本,把“破三弱、强造血”作为推动贫困乡村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和市场引导作用,使贫困群众参与富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