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应急救援题库.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急救援题库.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7/23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急救援题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急救援题一、单选题1师生进入生化类实验室工作,一定要搞清楚()等位置,出现情况能做好相应的自救工作。A门窗的位置B易燃、易爆物品大位置C冲眼器、紧急喷淋、急救药箱的位置D安全出口C2有异物刺人头部或胸部时,以下哪种急救方法是错误的?A快速送往医院救治B用毛巾等物将异物固定住,不让其乱动C马上拔出,,关键在于()A触电的方式B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C触电电压的高低D人体电阻B4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先竭力采用胸外心脏挤压和()方法进行施救。A按摩B点穴C人工呼吸D送医院C5以下止血方法中,哪种不作为首选应用?、心跳停止的表现?A意识忽然丧失B颈动脉搏动不能触及C面色苍白转而紫叩D瞳孔缩小D7以下哪项不属于死亡的特征?A呼之不应B呼吸停止C心跳停止D双侧瞳孔散大固定A8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A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B继续作业,临危不惧C向上级汇报,等待上级指令D向消防部门求助A9对()人员进行紧急救护时不能进行人工呼吸。A有毒气体中毒B触电假死C溺水D交通事故受伤A10发现人员触电时,应(),使之脱离电源。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D用木棍敲击触电人员B11配电室的门必须向()开,以便发生事故时便于疏散。A内外两面B内C外D两侧C12以下几种逃生方法中,()是不正确的。A用湿毛巾捂着嘴巳和鼻子B弯着身了快速跑到安全地点C躲在床底下,等待消防人员救援D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C13下列()方法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A个体防护B隔离C避难D救援A14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用()的方法。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D消毒伤口后用纱布包裹B15工作现场发现有人受重伤时,现场人员首先应(),临阵不乱。A带伤者到急救站B安慰伤者等待救援人员赶到C保持镇静,立即派人通知负责人及急救员D临时抢救C16***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次。A10〜12次B16〜18次C18〜24次D25〜30次B17重一点的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不少于()分钟。A20B30C40D50B18搬运脊椎骨折病人严禁使用软担架的原因是()。A使骨折加重,有髓神经受损B造成颈部损伤C病人感到不舒服D运送过程颠簸A19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次。A60〜80B70~90C80—100D90—110A20物体刺入眼睛中,以下措施中,()急救方法不正确。A马上把刺入物拔出B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碰触C送医院急救,途中尽量减少震动D创曰必须由医生处理A21搬运脊柱骨折患者,下列搬运工具中,()不宜使用。A床板B软担架C门板D长宽木板B22发生骨折后,应及时将断骨固定,固定时应保持()。A尽可能紧B尽可能松C松紧适当,以不影响血液流通为宜D身体挺直C23以下()方法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应使用以下()。,当患者出现极微弱的自然呼吸时,应()。A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且人工呼吸应与其日然呼吸的节律一致B继续进行人工呼吸,但人工呼吸应与其自然呼吸的节律相反C立即停止人工呼吸D加速按压患者胸口A26以下()不是休克病人可能出现的症状。A脉搏微弱B血压下降C尿量增乏D丧失知觉C27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首先要()急救。A控水B保持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C检杏溺水者有无外伤D担架固定后送往医院B28以下()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A触电后停止呼吸的B高处坠落后停止呼吸的C硫化氢中毒呼吸停止的D游泳时不慎溺水C29下列()情况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A心跳停止并有肋骨骨折的B触电后心跳停止的C心肌梗塞病人D游泳时不慎溺水A30对胸壁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性气胸,以下方法中,()急救方法是正确的。A保持原状B用灭菌纱布趁胸腔内气体排出伤口时,迅速覆盖伤口,并包扎C对破曰进行消毒D人工呼吸并采用胸外心脏按摩B31腹部创伤患者在医生诊治前,如其口渴应()。A可让其喝水B可让其喝葡萄糖溶液C可用水湿润其嘴D可让其喝生理盐水C32以下()出血最具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A毛细血管出血B静脉出血C动脉出血D磕碰出血C33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搬运是正确的。A一人背负运送B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C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D二人用软担架抬运C34全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