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83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不忘初心 2020/7/23 文件大小:5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71、业主制定的风险管理方针及策略(1)《新建**铁路下官营(不含)至广元(不含)段土建工程(LYS-1标段)施工总价承包合同》(2)《关于组织隧道风险评估的通知》2、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1)《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Z214-2005)(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3)《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4)《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5)《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7)《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8)《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9)《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10)《铁路***隧道技术规程》(1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12)《关于印发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铁建设【2007】102号)(13)铁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安全工作的通知》(铁建设【2007】1007号)。二、**隧道工程概况**隧道工程位于甘肃省境内**县与**市,进口位于**县**乡下**村,出口位于**县**左岸,主要穿行于黄土高原的黄土梁、峁区。地面高程一般为2105~2430m。梁、峁顶部多为耕地,隧道顶部的黄土冲沟均有季节性流水。山间冲沟发育,下切较深,沟深一般为15~20m,冲沟沟壁陡峭,垂直山脊多呈树杈状分布,交通较为不便。**隧道起讫里程为DK68+626~DK82+234,全长13608m,设计为一座双线隧道,最大埋深295m。、,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洞内线路为‰(7974m)、‰(2500m)、13‰(2390m)及‰(744m)的单面上坡。1、工程地质(一)地层岩性工程涉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积粉质黏土、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砂、细圆砾土,中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及湖积粉质黏土;第三系泥岩、砂岩、砾岩;白垩系砾岩。其特征详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①砂质黄土(Q4al3):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浅黄-褐黄色,厚1~3m,土质不均,含砾石颗粒及砂透镜体,土体松散,潮湿,级普通土,σ0=120kPa。②细圆砾土(Q4al6):主要分布于隧道顶部冲沟中。青灰色,厚~3m,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φ2~20mm约占40%,φ20~40mm约占20%,φ40~60mm约占10%,φ>60mm约占15%,余为砂土充填,潮湿,稍密,级普通土,σ0=400kPa。(2)、第四系上更新统①粉质黏土(Q3al2):褐黄色为主,厚度1~,土质均匀,黏性较强,硬塑,级普通土,σ0=150kPa。②砂质黄土(Q3al3):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及顶部沟谷两岸阶地上。浅黄-褐黄色,厚5~20m不等,土质不均,局部夹圆砾薄层,稍湿,稍密,级普通土,σ0=150kPa。③黏质黄土(Q3al3):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河谷阶地。浅黄-褐黄色,厚~3m,土质均匀,具孔隙,硬塑,级普通土,σ0=150kPa。④砂质黄土(Q3eol3):主要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顶部。浅黄色,厚10~30m,土质较均一,含较多虫孔及针状孔隙,垂直节理和裂隙发育,稍湿,稍密,级普通土,σ0=150kPa。⑤细砂(Q3al4):分布于隧道出口端。棕红色,厚度1~,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不纯,含砾石及砂质黄土,局部泥质胶结成块状,稍湿,中密,级普通土,σ0=150kPa。⑥细圆砾土(Q3al6):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端。青灰色,厚~14m不等,砾石成分以砂岩、花岗岩为主,磨圆度好,粒径φ2~20mm约占45%,φ20~40mm约占10%,φ40~60mm约占10%,φ>60mm约占5%,余为砂土充填,潮湿,中密,级普通土,σ0=450kPa。(3)、第四系中更新统①砂质黄土(Q2eol3):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段。浅黄色、浅棕红色,厚50~170m,土质较均,含古土壤层,偶见蜗牛壳,潮湿,密实,级硬土,σ0=180kPa。②粉质黏土(Q2l1):分布于隧道进口段下部,灰黄色、褐黄色,结构较紧密,坚硬,级硬土,σ0=200kPa。(4)、上第三系①砂岩夹泥岩(NMs+Ss):砂岩:棕红色,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粉细粒结构,泥质胶结,局部夹有砾岩薄层,成岩作用差;泥岩:棕红色为主,泥质结构,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成岩作用差,属极软岩,具膨胀性。砂岩夹泥岩,属软质岩,岩层产状近似水平。风化层厚12~15m,强风化,级硬土,σ0=30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