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中医内科学 痉证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6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内科学 痉证课件.ppt

上传人:rdwiirh 2020/7/26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内科学 痉证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痉:即痉挛,指肌肉紧张,不自然地收缩。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概述]:1.《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素问·骨空论》又说:“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气厥论》载有“柔痉”之病名,由“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Date2中医内科学2.《金匮要略》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并提出伤亡津液而致痉的理论,认为表证过汗,风寒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误治、失治也可以致痉。〈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按语中,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他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瘛纵痉厥矣”。吴鞠通则进一步将痉证概括为虚、实、寒、热四大纲领,他在《温病条辨·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中说:“六***致病,实证也;产后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者,寒证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者,热痉也。”: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热性惊厥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脑病、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疾病等出现痉证表现,符合本病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Date6中医内科学示意图风寒湿壅阻经络阻碍气血津液运行温热消灼津液引动肝风外感外感久病入络,瘀血内阻痹阻经脉脾虚、肝火、肺逆痰浊内生阻滞经脉误治、失血、失汗亡血失津先天不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病位在筋脉,属肝所主。与心、脾、胃、肾关系密切。:虚——脏腑虚损,阴阳、气血、津液不足,见于内伤致痉。实——邪气盛,见于外感致痉。虚实夹杂——邪气伤正,如热盛伤津、:筋脉失养。实——邪阻经络,气血不运;虚——:差异很大,重者可危及生命,或遗头痛、痫病、痴呆。Date8中医内科学[诊查要点]一、,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特征。。。Date9中医内科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