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05679- 宪法学笔记依据目录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章国家性质第四章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章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标志第六章选举制度第七章国家结构形式第八章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第九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第十章国家机构(上)第十一章国家机构(下)第十二章宪法实施及其保障单项选择题 .立宪主义的实质是要通过制定法律以限制国家权力而保障( )A .统治阶级利益 B .私有财产权 .实质意义上的宪法指的是( )A .原始意义上的宪法 B .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 C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D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我国的 1982 年宪法属于( )A .原始意义上的宪法 B .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 C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D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下列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A .全国人大代表法 B. 195 4 年宪法 , . 1946 年的《日本国宪法》属于( ) B. 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 C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D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我们通常所说的“宪法”指的是( ) B. 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 C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D .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 .我国《宪法》第 64 条第 1 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多少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 ) 以上 /4 以上 以上 以上 .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多少以上的多数通过才可?( ) 以上 .宪法调整的主要对象是( )A .统治阶级的权力 B .人民的权利 .国家权力运行的最基本的方式是( )A .实施法律 B .制定法律 .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时( ) D. 两种法律都适用 .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权力的最高决定权的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宪主体为( )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C . .新中国成立后,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 )A. 1954 年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关于宪法起草工作经过的报告》 D. 1982 年宪法 . 1954 年,我国真正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宪权的是( )A .人民政协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央人民政府 .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C. 宪法判例 .世界上最早制定宪法典的国家是( ) .关于宪法惯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宪法惯例是一种不成文的政治行为规范 B .宪法惯例不具有司法上的适用性 C .违反宪法惯例就构成了违宪 .根据普通法的原理,法院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下可以创造规则,即所谓的“造法”。这指的是( )A .宪法典 B .宪法性法律 .司法审查制国家的法院在审查法律的合宪性过程中所作的宪法解释通常表现在哪一宪法渊源之中?( ) .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称为( ) B .柔性宪法 C .钦定宪法 D .民定宪法 .学者按照宪法修改的难易程度将宪法分为( )A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C .民定宪法和钦定宪法 .宪法修改的内容限制不包括( ) C. 共和政体 .宪法修改机关并不重新通过或者批准整部宪法,而只是以通过决议或者宪法修正案等形式修改宪法中的部分内容,这是( )A .全面修改与制定宪法的主要区别 B .全面修改与部分修改的主要区别 C .部分修改与制定宪法的主要区别 D .部分修改与全面修改的主要区别 .能够保持宪法典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进而强化宪法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信仰和尊严的是( )A .重新制定宪法 B .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增删宪法的内容 D .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在宪法条文中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