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简介马天榜1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2月31日以质技督局锅发[2000]250#文件颁布,要求2001年7月1日实施。原劳动部1989年12月22日颁布的《瓶规》《规程》共10章83条,外加4个附件。2第一章总则原《瓶规》为5条,现为6条,变更5条:,即《产品质量法》;,适用范围为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30MPa(表压),Vg=~3000L(~1000L),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或混合气体的无缝、焊接和特种气瓶(“特种气瓶”-车用气瓶、低温绝热气瓶、纤维缠绕气瓶和非重复充装气瓶等,其中低温绝热气瓶的Pgw≥),不适用于盛装溶解气体、吸附气体的气瓶以及机器设备上附属的瓶式压力容器(适用于灭火用气瓶、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气瓶)。,即去掉“改造”项,增加“经销”项。即:设、制、充、运、储、销、使、检。。原为主管部门和省级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后进行,试用报劳动部备案,再进行鉴定,合格后办理制造资格。改为由国家局授权,并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定,合格后,允许由省局指定范围试用期满后,办理资格证等手续。。增加一条,气瓶产品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时,可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企业标准,并在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备案。4第二章一般规定原为9条,现为13条。,按临界温度分:①临界温度小于-10℃的为永久气体。②临界温度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70℃的为高压液化气体。③临界温度大于70℃的为低压液化气体。国际上对瓶装气体的分类基本同上,永久、液化、溶解气体新的ISO标准可能定义为tc<-50℃为永久气体,tc>65℃气体为低压液化气体。GB16163《瓶装压缩气体分类》除按tc分类外,还按化学性能,燃烧性,毒性,腐蚀性进行分类,按每种气体的四条基本特性FTSC(F-燃烧性T-毒性S-气瓶内气体在20℃的状况C-腐蚀性)编码,集中反映了瓶装压缩气体的综合安全性能。①,以前这一档主要为液化石油气瓶专用,现GB5842-96《液化石油气钢瓶》,本次去掉。②气瓶的水压试验压力,,增加了“一般”,若国家标准有特殊规定时,按标准执行。①对于盛装永久气体的气瓶,系指在基准温度时(一般为20℃)所盛装气体的限定充装压力。②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系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③盛装高压液化气体的气瓶,其公称工作压力大于等于8MPa。④盛装有毒和剧毒危害的液化气体的气瓶,其公称工作压力的选用应适当提高(这种提法主要与GB16163相一致)。7⑤表中的变更。(主要是GB5100中Pgw==,二者不统一)。、天然气、一氧化碳、氘,高压液化气体中的硅烷、磷烷、乙硼烷,低压液化气体中的硫酸氟、五氟氯乙烷(R115)、八氟环乙烷等。:即V≤12L为小容积;12L<V≤100L为中容积;V>100L为大容积。《瓶规》第10条相一致,主要防毒气泄露(对有毒和剧毒)。,和89《瓶规》第11条相一致。①明确了以永久标记的形式打印在瓶肩或不可卸附件上,并应尽量采用机械方法打印钢印标记,标记必须准确、清晰、完整。②钢印的位置和内容应符合本规程附录1,内容中增加了充装气体的名称或气体化学分子式,产品标准编号(原来我国是以气瓶涂色为标识看介质),同时将“气瓶制造单位代号”改为“气瓶制造单位许可证编号和制造单位代码”,取消了原来“寒冷地区用气瓶标记”。③对于纤维缠绕气瓶,低温绝热气瓶和高强度钢气瓶的制造钢印标记不使用直接打印的可按国家相应标准规定处理。、字样和色环,要求必须符合GB7144《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对于该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必须按国家局核准的方案进行。,按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规定执行。,气瓶的充装单位对自有气瓶和托管气瓶的安全使用以及按期检验负责,并建立气瓶档案(合格证、产品质证书、气瓶检验记录)。,新投用的气瓶应是充装单位,已投用的气瓶可由充装单位收购或与产权单位办理气瓶托管(过渡过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