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北海北地铁站周边环境景观设计-扩初设计.pdf

格式:pdf   大小:17,546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海北地铁站周边环境景观设计-扩初设计.pdf

上传人:文档大全 2020/7/28 文件大小:17.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海北地铁站周边环境景观设计-扩初设计.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总体设计说明——项目建设背景北京地铁的发展非常迅猛,随着6、8、9、10四条地铁线路即将开通,北京地铁总里程数将达到440公里,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齐名,进入轨道交通发达时期。而北京的地铁站建设也对城市步行环境提出更高要求,设施安全人性、换乘轻松地铁安定门站香港地铁尖东站方便、环境人文绿色,内容丰富、的地铁站环境更受到市民的欢迎。与国外及香港的地铁站相比,北京地铁站建设还有提高的空间。香港寸土寸金,地铁广场设施综合,停车场,立体交通融为一体;充分利用空间,屋顶做成花园和活动广场,更绿色生态。好莱坞vine地铁站广场景观化、艺术化,人性化香港地铁美孚站地铁苏州街站,很好的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北海北站处于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需要创新的思维,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更好的使轨道交通与车站周边历史丰富及人文环境相结合。充分体现轨道交通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好莱坞地铁vine站总体设计说明——项目概况区位特色车站所处的什刹海地区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地缘特色北海北站位于地安门西大街道路下方,车站的出入口风亭及安全出入口位于北侧地块内。此次做重点环境处理的地块为2号出入口所在的东北地块。该用地位于什刹海文化保护区之内,西城区范围内,平安大街路北,什刹海以西,距离北海公园北门约300米。西侧紧邻市级文物贤良祠,龙头井街与平安大街的交叉口西侧,东侧与香港驻京办事处比邻,隔平安大街,与北海公园琉璃阁及静心斋隔路相望,三座桥胡同、南钱串胡同也交汇于此。人文特色项目所在的什刹海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占西城区的三分之一以上。历文上本地区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多达30余座,现仍尚存10几处。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地块南侧街道边绿地内还有龙头井碑及井口存在。生活特色该地区的民俗资源十分丰富,其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本地区居住着10000多户居民,少则住了十几年、几十年。多则数代居住于此,形成了老北京淳朴的邻里生活环境。休闲特色近几年,什刹海景区附近悄然兴起的酒吧及独具特色的四合院私家菜、四合院住宿,为这里增添了更多时尚元素。传统风情与时尚文化的结合,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500万人。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主办的“2005年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评选中,什刹海地区以“紧邻中南海的时尚”之誉,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总体设计说明——设计理念龙头井的故事龙头井·胡同·生活位于北京西城区,北起定阜街,南至地安门西大街。这街上原有一口井,旧名为“人头井”,说是由于井水清澈,打水人一低头就能特别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脸,好像照镜子一样。清代中期有一年大旱,北京水贵如油,城里的井十有八九都干了。而这人头井的水却是一天比一天足,人们奇怪极了。一天,附近庙中的一个小和尚来打水,模模糊糊地发现井水里有个龙头在水波中晃来晃去,好象正吐水呢。消息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便派官员察看。来人趴在井口上向下一望,果真见到了一个龙头。官员大吃一惊,这时忽听喜鹊叫声,抬头一望,见一支喜鹊正落在古庙的鸱吻上。这官员恍然大悟,原来是庙上鸱吻倒映在井中,形似龙头。可这一来二去,龙头井就叫开了,井所在的这条胡同也成了龙头井街。在地块北路边的绿地内现在还有龙头井碑及井口遗迹,但位置狭小局促。新规划的车站广场将龙头井遗迹纳入其中,进行很好的展示什刹海的胡同特色历史上的什刹海景区大量保存完好的胡同院落、王府园林,展示着历史遗产的丰厚;庙宇堂馆、名人故居,显现着文化沉积的厚重;在众多宅院里,尤其以曾是清朝巨贪——和珅旧第的恭王府最为有名。从地块的东侧向北穿过三座桥胡同就能最快捷的到达恭王府,而在鳞次栉比的四合院组成的街道间穿越时,能感受到北京老城胡同特有的韵律,门第高低,墙山错落,红门灰瓦,抱鼓石阶。车站广场设计是古城胡同的延伸,房屋硬山、影壁、花窗、游廊、抱鼓等元素融入广场的各个角落。沿街道的立面尤其注重虚实起伏,其变化模拟胡同中的两侧韵律。北京人的生活原貌车站所在的片区至今还居住着10000多户居民,少则住了十几年、几十年。多则数代居住于此,形成了老北京淳朴的邻里生活环境。老北京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延续,是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街道为脉络,水源是核心,往往在水井周边形成广场,街道胡同向四面延伸,周围居民以此作为交流的场所,市井就是因此而得名。规划片区内尤其是老年人,更喜欢四合院的生活,这里生活节奏舒缓,能亲切的接触自然和土地,能和邻里朝夕相处,鸡犬相闻礼尚往来。冬日里和煦的阳光下看着熙来攘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