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甘南州十五万亩藏药材基地建设建议书.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甘南州十五万亩藏药材基地建设建议书.doc

上传人:ttteee8 2020/7/30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甘南州十五万亩藏药材基地建设建议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 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甘南州十五万亩藏药材基地建设2、 项口性质:新建3、 主管单位:甘南州农林局4、 实施单位:甘南州农业技术推广站5、 建设地点:临潭、卓尼、舟曲、碌曲四县6、 建设期限:5年,即2006—2010年7、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400万元二、 项目区基本条件1、自然条件。甘南州位于甘肃省南部,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东与定西、陇南毗邻,南与四川省阿坝羌族自治州交界,西与青海省果洛、黄南两个自治州相接,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左右。,耕地107万亩,土地类型多样,土壤肥沃,分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山大沟深,气候比较温和,为农林兼营区;东部为丘陵山区,高寒阴湿,农林牧兼营;西北为草甸草原区,以牧业为主。黄河、白龙江、大夏河、洗河等河流在境内流程699公里,流域面积28557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全州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明显,年日照时数1800-2600之间,年降雨量620毫米左右,总体特点是光照充足,但利用率低,热量和降水地理分布差异大。早春旱、霜冻、冰雹等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全州粮食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农牧民增收困难。据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州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名贵藏中药材的生长,也是生产绿色藏中药材的最理想区域。2、社会经济条件。甘南州辖夏河、临潭、卓尼、舟曲、迭部、碌曲、玛曲、合作7县1市,,,占总人口的82%。近年来,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33元。特别是随着近儿年国家各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广大农牧民群众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商品农业的劲头十足,在藏中药材生产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3、藏药材资源和发展现状。甘南州是全省唯一的藏药材生产区。据调查了解,全州藏药材种质资源品种多、分布范围广、产品质量好。目前已考证整理出的药用野生种质资源种类为182科662属1480余种,其中植物类藏药材资源88科299属625种,占全国野生藏药材种质资源的30%,其中冬虫夏草、红景天、粗茎秦充、翼首草、藏木香、脉花党参等地道藏药材品种主要供外贸出口。估测全州野生植物藏药材资源储藏量在2000万公斤左右。近年来,按照依靠科技抓调整、适应市场抓调整、突出特色抓调整、围绕加工抓调整的总体要求,全州将藏药材作为种植业战略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预计总产1500万公斤,药材种植户人均增收180元。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壮大基地规模,促进特色农业发展。今年,州农林系统开展了我州农业发展大讨论,之后提出了“提升青裸、豆类产业优势,壮大藏药材、反季节蔬菜产业规模,优化油菜产业结构”的农业重点产业发展思路,提出了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立15万亩的藏药材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该项目的建设,首先旨在将这…奋斗口标落到实处,促进我州特色农业的发展。2、促进区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增加农牧民收入。由于甘南州的自然条件特殊,生产的藏药材品质佳、药效好,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近年来,我州临潭、卓尼、舟曲等地部分农牧民群众靠种植药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但从总体来看,一方面全州藏药材资源所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就目前的藏药材种植而言,种植方式还较粗放,群众对藏药材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能力有限,生产的盲口性和风险性较大。该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全州藏药材的种植面积,满足群众发展藏药材生产增加收入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州藏药材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市场预见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为农牧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3、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市场对藏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国内药材市场上的部分品种供不应求,全国各地都竞相发展药材产业。我州具有发展藏药材得夭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种质资源,但药材种植规模始终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对好多名贵藏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很滞后,群众在丰富的药材资源中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群众乱采乱挖野生藏药材的现象普遍,全州野生药材种质资源面临生境丧失和退化的严重威胁,部分特有的珍稀名贵种质资源品种濒临灭绝。通过该项目的建设,积极引导群众进行藏药材人工种植,可减少对野生藏药材资源的人工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