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电子__音频功率放大器.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子__音频功率放大器.doc

上传人:gyzhluyin 2016/3/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子__音频功率放大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音频功率放大器摘要: 设计一款额定输出功率为 W 的低失真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电路简洁,制作方便、性能可靠。性能主要指标: 1 、输出功率: 15W (额定功率); 2 、频率响应: 20Hz ~ 100kHz (≤ 3dB ); 3 、谐波失真: ≤ % (10W,30Hz~20kHz ); 4、输出阻抗:≤ Ω; 输入灵敏度: 600mV ( 1000Hz , 额定输出时); 5 、可以进行高低频调节。关键词:音频功率放大负反馈网路 2 在现代音响普及中,人们因生活层次、文化习俗、音乐修养、欣赏口味的不同, 令对相同电气指标的音响设备得出不同的评价。所以,就高保真度功放而言,应该达到电气指标与实际听音指标的平衡与统一。这款功放采用了典型的 OCL 功放电路,为全互补对称式纯甲类 DC 结构,功放的每一级放大均工作于甲类状态。输入级和电压放大级采用线性较好的沃尔漫电路,差分管及电流推动管分别为很出名的 K170 、J74 (可用 K389 、J109 孪生对管对换)对管和 K214 、J77 中功率 MOS 管,功率输出级为 2SC5200 和2SA1943 大功率东芝管并联输出,功率强劲,驱动阻抗 2Ω的喇叭也轻松自如,毫不费力。一、设计思路甲类放大器作为一种最古老,效率最低,最耗电,最笨重,最耗资,失真最小的放大器它有吸引人的音质。甲类放大器输出电路本身具有抵消奇次谐波失真,且甲类放大器管子始终工作在线性曲线内,晶体管自始自终处于导通状态。因此,不存在开关失真和交越失真等问题。甲类放大器始终保持大电流的工作状态。所以对猝发性声音瞬间升降能迅速反映。因而输出功率发生急剧变化时,电源电流变化微乎其微。由这种强大的驱动者来推动扬声器就能轻而易举的获得高保真的重放效果。为了能得到好的音质, 在设计时, 我采用了前后级分离。前置低放和末级功放完全分离, 甚至分开供电。电路的方框图如图 1所示。图1前置放大电路框图二、电路组态与频响的关系 3 经过一期的学习,我们学了各种放大电路及其组合形式。由于所选器件和组合形式的不同,不可避免地要造成诸如输入阻抗、频响、失真、信噪比等方面性能的指标差异,并且最终以音质方面的差异体现出来。(一)、组态与频响的关系选择电路时,我们希望其频响应尽量平坦宽阔,在整个音频范围内平衡度好。电路的转换速率和失真也相对低。通过第五章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晶体管 Cbe 、Ccb 和 Co的反馈或分流效应,造成输入、输出信号中的高频分量减少,b 的影响最大。高频信号经该电容反馈主生的“密勒效应”,相当于在放大器输出端并接了一个容量等于 Cm( 密勒电容)的电容。 b 的关系是: Cm=(1+b (1) 可以认为 Cm 是影响放大器高频响应的主要因素。而耦合电容的容抗主要影响放大器低频频响。这些因素与电路组态有关。(二)、共射-共基差分的频响 1、共射-共基电路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共基放大器由于基极交流接地, b 的反馈条件被破坏, Ccb 转化为 CO (共基接地时晶体管的输出电容)。其影响比 Cm自然小得多, 而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基电路有很好的高频响应。在音频放大电路中,共一般极小,管子内部反馈的影响也小得多。所以共基电路不单独作用,而是与共射或场效应管共源放大器直接耦合组成共射- 共基或共源-共基放大器。共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