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超前大管棚工程施工方案1111.docx

格式:docx   大小:358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超前大管棚工程施工方案1111.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1 2020/8/1 文件大小:3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超前大管棚工程施工方案1111.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景宁县交见圩至叶村公路改建工程第1合同段鸬鹚隧道超前大管棚工程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中交二航局景宁县交见圩至叶村公路改建工程第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1年4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 编制依据 、 编制原则 4第二章、工程概况 、 概况 、 主要工程量 5第三章、超前大管棚施工方案 、 施工前提条件 、 现场准备工作 、 技术准备工作 、 管理准备工作 、 施工现场布置 、导向墙施工 、 设计参数 、 施工方案 、 管棚设计参数 、 管棚施工 、 钻孔施工 、 顶进钢管 、 砂浆填充 、 管棚施工要求 、 施工工艺流程图 10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 、 质量保证体系 、 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11第五章、安全保证措施 、 建立完善安全体系 、 安全保证措施 12第六章、管棚工程施工资源配置 、劳动力配备 、 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 测量及试验设备 16第七章、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 16第八章、保证工期的措施 、 保证工期组织管理措施 、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 工期安排 18第九章、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 雨季施工措施 、 注意砼养护 19第一章、、 、 景宁县交见圩至叶村公路改建工程第一合同段( K6+940-K7+289鸬鹚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 现场踏勘及调查资料;、中交第二航务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实施管理手册》;、本工程涉及到的其它相关施工技术、质量验收、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有关的标准及规范如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严格按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超前大管棚支护方案,使建设单位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超前大管棚支护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及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超前大管棚支护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遵循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超前大管棚支护方案时,严格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结合景宁县交见圩至叶村公路改建工程设计特点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遵循“安全第一、防范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公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建设单位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程序办事。第二章、、概况鸬鹚隧道为短隧道,起屹桩号为K6+940-K7+289,全长349米。设计S5JQS5a围岩采用超前管棚(©108*6mm环向间距40cm)+注浆,具体地质地貌及围岩情况见附图:隧道出洞口处,位于丘陵斜坡,植被茂盛,自然d55m0-65°,表部覆盖粉质粘土,灰黄色,松散〜稍密。隧道进洞口处,位于丘陵斜坡,植被茂盛,自然坡度20-30°,隧道位于断层破碎带内,最大埋深约部覆盖20n左右粉质粘土、含角砾粉质粘土,灰黄色 ' '风化厚度达8n左右。隧道穿过残坡积、全风化岩体。该段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裂隙内,水量贫乏,由大气降水补给,水质条件较简单,雨季期间隧道内可能会出现线状水流现象。考虑该段隧道围岩,残坡积粉质粘土、含角砾粉质粘土和全层较厚,结构松散,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大坍塌掉块, 厂」综合评定为V级围岩。建议进洞口处进行地基处理,加强边、仰护及排水措施,仰坡坡率建议值1:仁00-1:,边坡坡率建议支护及排水措施,及时衬砌,采用合理的施工影响,强-中风化层岩体较破碎,围岩稳定性差,1:-1:,分级开挖,及时衬砌,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防’、亠工时发生塌方、冒顶事故,建议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避免雨工。,松散〜稍密亥段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裂隙内,过残坡积、强-中风化岩体、断层破碎带。该段地下水•主水量贫乏,由大气降水补给,水文地质条件较文单。交简基岩裂隙水,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