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贸易政策合理性的评价标准初探一、关于反倾销合理性的争论及思考长期以来, 在国际经济法界和经济学界, 反倾销的合理性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 反倾销是合理的, 因为倾销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不但损害了进口国的经济利益, 而且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自由贸易政策的目标。 反倾销充分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符合自由贸易政策的目标, 是维护正常、 公平的国际竞争秩序和自由贸易的安全阀, 是自由贸易得以真正实现的保障[1]。 有人认为, 倾销是竞争, 反而能够促进竞争, 而反倾销事实上已经沦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成为国际社会实现贸易自由化、 维护公平贸易宗旨的巨大障碍, 不具有合理性[2]。 有观点认为, 反倾销法的价值取向在于阻止外来产品的低价销售对本国相关产业所带来的损害, 对于不具备掠夺性动机而进行低价销售的企业, 反倾销可能显得不够公平, 但这仍然是为了体现更大的公平, 因而具有合理性[3]。 还有人认为, 倾销和反倾销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又是一个法律问题, 反倾销并不具备充足的经济合理性, 但从社会的角度实证考察反倾销法的实质与形式合理性, 却可能是合理的[4]。 尽管人们关于反倾销的合理性问题的争论激烈,观点各异, 但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 一是认为反倾销是不合理的, 这种观点主要从经济角度出发, 认为倾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当竞争行为, 而反倾销却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限制竞争行为, 对出口商和进口的。 同时, 从经济效益来讲, 反倾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得不偿失, 从总体上减损实施国的福利, 反倾销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这种观点主张反倾销制度应当被废除。 第二种观点认为, 反倾销在总体上具有合理性, 仅同意在保留反倾销制度的基础上对之进行修改。 这种观点主要从反倾销的合法性、 需要性、 有效性对反倾销的合理性进行证明。 他们认为反倾销经历 GATT 八轮谈判之后作为贸易保护手段被保留下来, 是被 WTO 所承认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 具有合法性,同时, 国际社会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 并不排斥对贸易的适度保护, 在关税大幅度下调, 非关税壁垒受到制约的情况下,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各国需要运用反倾销等手段对相关的产业进行适当的保护, 以保证本国的经济安全, 具有需要性, 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反倾销法和采取反倾销措施这一事实也说明反倾销是合理的, 另外, 相对其他的贸易救济措施, 反倾销还有简便易行, 贸易保护效果明显的特点, 对于实现贸易保护的目标具有有效性的特点, 因此是合理的。 人们关于反倾销问题的争论, 使笔者产生了许多疑问。 对上述第一种观点,我们不禁要问: 反倾销对出口商或者进口就是不合理的吗? 反倾销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就是不合理的吗? 对于第二种观点, 我们不禁要问: 一项为人们所需要, 并且合法存在并且有效的贸易政策必然是合理的贸易政策吗? 如果人们的这种需要本身就不合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