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李清照后期词的审美特质[论李清照词中颜色词的审美作用]摘要:李清照的词中运用多种技巧使用颜色词,这使得其词作流溢出绚丽的色彩感。这些颜色词在其词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丰富的审美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描摹色彩鲜明的客体;渲染人物独特的主观情感;凸显主体的审美旨趣,深刻了解清照词中颜色词的运用,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其词,其人,其情。关键词:李清照颜色词审美在李清照保存下来的60首词中(含存疑词)[2],几乎每首词中都流溢出色彩的美感,有轻快美好的亮色,有哀怨忧愁的灰暗,有情绪难以名状的交叉色,即使没有明确用上颜色词①的词作中,读之也令人眼前显现颜色丰富的景象或场景。词中颜色词的使用更是精妙绝伦,令人慨叹。颜色词的恰当使用,有利于对客体的形象描摹,展现作者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旨趣。一、描摹色彩鲜明的客体——意象的创造李清照很多词中有的颜色词的使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颜色词共同使用,生动形象描摹出色彩鲜明的客观景象,给人无限的画面想象,更是创造了动人的意象。如《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词中色彩鲜明,格调闲适淡雅,意象美好,景色如画。初春悄悄来临,你看那长门前小草已经青青,江边的野梅或刚刚开放或含苞待放,或红或白。面对这美好的初春景色,诗人碾碎碧绿的茶饼,让碧绿色的茶叶在水中荡漾。品茗赏景的欢愉之情,犹如春日里的暖色调一样,轻松优雅,让人欣羡。上片中已经有了青、红、白、碧等色彩的铺垫,绚丽和清淡的色彩组成了如画的美景,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审美。我们又看到淡淡的月光,影印在稀疏的门帘上,光亮或深或浅。斑驳的花影掩映着,并散发出或淡或浓的香味,如此恬静美好的意象,作者止不住赞叹:“好黄昏!”色彩鲜明的画面,美好典型的意象,给人无限的美感和想象,作者的情感也在交相辉映的色彩中慢慢摊开,带领读者进入悠远的意境。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樽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好事近》)这是一首抒发伤春情怀的词,与《小重山》恋春惜春的风格明显不同。虽都是写春,作者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不同意象的选取,形成了不同的情怀。作者敏锐地感悟到大自然细微的变化,由此引起情感变化。“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大风停歇,落花遍地,红白堆积。繁华的“红”此时不是那么鲜艳欲滴,而是冷艳寂寞地拥挤在地上,清新淡雅的“白”此时也是清冷冰凉,让人心生寒意。以前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之时,因为海棠花色彩丰富,或深红或粉红或白,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娇娆,如今眼前此景,繁华落尽,怎不哀伤。下片通过有意味的意象,通过色彩刻画出来。酒阑歌罢之后忧愁的情绪还是难以排解,只见清冷色玉琢的酒杯,油灯闪着青白色的光,忽明忽暗,这整个画面幽暗、凄清、空冷。作者凄怆孤寂的通过这样的意象完全烘托出来。这首词抒写的是伤春凄苦之情,但词人并没有正面抒写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意象的刻画,把自己的凄情浓愁寄寓其中,不同色彩的描绘组合使得意象更加形象,作者的情绪更加饱满,因而全词读来,更感其情深沉、凝重。以上两首词色彩的不同组合,竟能造成词风这么大的差异,更是作者不同的情绪的表现,可见,颜色词在清照词中的表达作用何等重要。二、渲染独特的主观情感——意境的表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