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铁皮石斛种植技术提纲S!!铁皮石斛的简介二、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环境三、铁皮石斛的机遇及现状I、铁皮石斛生长的外界条件五、(炼苗)-4瓶苗和炼苗的栽培六Rpi永管理七:铁皮石斛的一些常见病害八、 野外种植九、 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GAP生产规范)一、什么是铁皮石斛?【正名】石斛 铁皮石斛HerbaDendrodiiOfficinalis(英)OfficinalDendrobiumStem【别名】铁皮兰、黑节草(云南)。【种属】属于附生兰科草本植物。兰科石斛属有:环草石斛,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马鞭石斛,霍山石斛和金钗石斛等60余种,其中以铁皮石斛最为珍贵。全科均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禁止国际间的自由贸易。我国在2001年启动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兰科植物被列为15类重点保护物种之一。【来源】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officinaleKimuraetMigo的茎。【植物形态】茎圆柱形,高15〜50cm,粗4〜8mm。叶鞘带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3~,~2cm,顶端略钩。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无叶茎的中部,有花2〜4朵;花淡黄绿色,稍有香气;〜2cm;花瓣短于萼片,唇瓣卵状披针形,〜〜9m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近上部中间有圆形紫色斑块,近下部中间有黄色肌服体。花期4〜6月。【生长地】海拔600〜2500m的山谷半阴湿林中树上或林缘岩石上。【成品】取铁皮石斛的茎经加工炮制,边炒边扭成螺旋形称为铁皮枫斗。【性状】茎圆柱形,长15~50cm,〜3mm,节间长1〜4cm。表面黄色,基部稍有光泽,具纵纹,节上有花序柄痕及残存叶鞘;叶鞘短于节间,常与节间上部留下环状间隙,褐色,鞘口张开。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鲜品茎直径3〜6mm,表面黄绿色或黑绿色,叶鞘灰白色。气微,嚼之有粘性。【化学成分】含有石斛碱、石斛次碱等生物碱及次甲基石斛素、石斛醒、挥发油和多糖等成分。【功能主治】铁皮石斛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成书于一•千多年前的道家医学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云南、四川、广西、海南等省以及缅、越、泰等载】《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拾遗》、《道藏》等。二、铁皮石斛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环境铁皮石斛为附生植物。茎直立,圆柱形,纤细,长9-35cm,直径2-4mm,表面黄色,基部稍有光泽,具纵纹,多节,节上有花序柄痕及残存叶鞘。叶鞘带肉质,矩圆状披针形,,-2cm,顶端略钩,短于节间,常与节间上部留下环状间隙,褐色,鞘口张开,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无叶茎的中部,,花淡黄绿色,稍有香;,,唇瓣卵状披针形,—、宽7-9m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近上部中间有圆形紫色斑块,近下部中间有黄色脐抵体,花期3-6月。铁皮石斛要求生长环境湿润而又不能处于过湿的水中,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度左右,最适宜光照为20000LUX左右。主要分布在海拔600-2500m的山谷半阴湿林中树上或林缘岩石上,要求的生态环境比较特殊;而且铁皮石斛坐果率低,种子不易发芽,自然繁殖率极低;又因森林遭受破坏,生境恶化,加上人们长期的采挖,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愈来愈稀少,种源已临枯竭,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在《中国植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濒危物种。三、铁皮石斛的机遇及现状多年来,石斛药材来源于野生资源,野生石斛只生长在连鸟兽也难以涉足的悬崖峭壁和原始森林的树干上,每年植株只分枝一•次,自身繁殖能力低。铁皮石斛是药农眼里的黄金,虽然采挖非常困难,可一旦被药农发现,就如-•个淘金者发现了金矿一般。石斛之〃斛〃,为古代最大容积单位,一斛可装十斗米,铁皮石斛的身价由此可见一斑。野生铁皮石斛经过长期的无节制的过量采集,使野生资源枯竭,现在的野生铁皮石斛己经濒临灭绝,除在云南文山、广西等少数地区的深山老林中能被偶尔发现外,全国其他地方已经绝迹。目前铁皮石斛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不能采集入药,更难满足市场的需求。野生铁皮石斛大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皖、浙、云、贵、川等地的山区,主要分布于上述地区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