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3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长式)的结构(周期、族)。,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族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知识规律总结一、()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1)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2)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注意: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如H2O和D2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它是相对质量,单位为1,可忽略不写。(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3)以上几点互相联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①要熟练地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②要正确区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1)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减小。(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增大。(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则离子半径越小。(4)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阳离子<原子<阴离子。(5)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6)电子层数多的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数少的阳离子半径,但电子层数多的阳离子半径不一定大于电子层数少的阴离子半径。二、、构、性三者关系结构决定位置,结构决定性质,位置体现性质。=电子层数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最高正价∣+∣负价∣=(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He例外)。(2)在周期表中,第ⅡA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三种情况:①第1~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15。(3)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种类满足以下规律:设n为周期序数,则奇数周期中为种,偶数周期中为种。(4)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以下两种情况:①第ⅠA、ⅡA族上,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该周期元素的数目=下一同期元素的原子序数;②第ⅣA~ⅦA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