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万历年间中国经济文化发展.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万历年间中国经济文化发展.doc

上传人:小雄 2020/8/5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万历年间中国经济文化发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万历年间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摘要:本论文主要讨论万历年间中国社会的特点,以及这种社会背景下经济文化的发展。以社会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主线,阐述这种社会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何明朝的经济文化会在万历时期达到顶峰。关键词:封建制度经济文化一、万历执政期间中国社会的特点众所周知,万历皇帝最擅长的就是罢朝,最长一次竟长达28年,他不仅仅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罢朝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皇帝的罢朝其实也是有他自己的苦衷的,关于这一点,黄仁宇先生在其著作《万历十五年》中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同时由于万历皇帝的长时间罢朝,官员的选拔也逐渐出现了问题,明朝大部分官员的选拔都是由吏部向皇帝举荐,以书面的形式呈上,然后由皇帝亲自圈阅。万历皇帝不处理吏部的事务,官员的选拔问题长时间被搁置,由于官员的新城代谢,老官员生老病死、告老还乡,而新官员没有补充,所以造成了官员数量急剧减少的现象。按照以往制度,六部给事中的名额,应该是五十余人,而都察院的名额,应该是一百余人。可到了万历三十五年,六部给事中只有四个人,而且其中五个部没有都给事中,连个管事的都没有,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竟然只剩下五个人。而当时的六部,部长副部长加起来,一共只有四个。礼部没有部长,户部只有一个副部长,工部连副部长都没有,只有几个郎中在勉强维持着。可以说当时的官僚系统处于部分瘫痪中。万历执政年间的特点就是皇帝罢朝,不处理事务,而官员们苦命维持着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明朝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最大的特点就高度的中央集权,国家意识在社会中占领完全的主导地位,所以说皇帝的意愿就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意愿。但是难免总会出现几个异端分子,宣扬某些“人权”民主国家”的思想,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监狱、警察、军队等暴力机构就出现了,监督百姓的一举一动。而在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这种特务机构更是了得,其效率之髙、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实属罕见。但是到了万历年间,正如前文所说,官僚系统处于部分瘫痪中,所以政府对民间的检查、监管力度大大降低;而万历皇帝长时间罢朝不参与政治,这样就没有了皇帝的意愿,国家意识也就大大减弱。而国家意识与人民意识是彼消此长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人民意识的力量空前提髙,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中的巅峰。如果说明朝的经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能排第几位,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第二位,第一位是北宋。明朝在张居正、申时行等人的大力改革下,经济快速增长,在万历年间更是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万历盛时”的繁华景象。从世界的角度来看,明朝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其经济力量强于英国。而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已经出现,并且拥有了比较强大的力量,为不久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基础。我们知道,当一种社会制度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时,就会促进社会发展,相反地,就会阻碍社会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就是因为封建制度已经阻碍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当时明朝的经济强于英国,所以对于中国来说,封建制度更加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之所以中国没有爆发革命,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第二,国家暴力机器过于强大。所以说中国的资本主义一直是处在被抑制的状态中。而正是由于万历皇帝的罢朝导致了政府的监管力度减弱,使处于被抑制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的春天,正是这个时候,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二、万历年间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