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rfc3724阅读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rfc3724阅读心得.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8/5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rfc3724阅读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rfc3724阅读笔记学号:S11102057姓名:龙卫平专业班级:的发展屮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理解和变化以其作者对ENDTOEND未来发展的一•些展望。在最开始,端到端这个概念是在讨论如何“安置”通信系统小的功能模块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屮被提出来的。在那个吋候,人们需要的功能模块是希望能够被准确完成于消息传递过程屮,并且能够对端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作者认为这些问题屮的功能模块本身是不可能为通信系统的特征的。接下来作者提出了阿帕网进行消息传输的过程作为例子,阿帕网传输消息是类似TCP的ACK的,即发送消息等待反馈然后再发送下-条消息。它在接到反馈信息之前是拒绝同Fl的地的地址向它传送的信息。样例说明了把功能模块放在IP通信系统屮并不是必须的,是冗余的,因为用户不必知道具体的路径,只需要结果。接下來‘发展到屮期,端到端的理论不断发展进而关心和应用相关联的状态的放置位置,是置于网络当屮还是置于端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在RFC1958OEndTOEnd理论在这一阶段主要讨论状态参数的存放位置,这导致了-•个很重要的结论,半网络连接失效Z后应用是否继续工作。一•个端到端的协议设计应该不依赖于网络屮状态的保持。这些必须保存在端的状态,只能当端点本身销毁时,状态才会销毁(这就是命运共亨)。这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结论即,报文传输是由于传统的虚拟链路的。网络的工作在尽可能更好的传说报文,所有的i切都应该在端口被完成。最初的端到端的理论的解释是端点的消息和协助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忽略消息而在网络屮实现一个功能模块不在其他消息和协助的帮助下是完全不可能的(花费吋间來过滤通信工程以及确定哪些状态能放在网络屮哪些不能)oRFC1958使用“应用”来表示端上的所有网络工作,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对比于更早的EndtoEnd的解释,这样更接近于通信系统本身。命运共亨描述的更为清楚:1个对话的存在仅跟2个端的存在有关。“命运”只和网络从应用层接收别的端口发來的包有关。在这个端到端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哪种状态放在什么位置:在一个服务屮,路由、服务质量、传输历史数据信息等等类似的状态。这些状态必须是自愈的,他们在路由拓扑结构发牛变化时,能很快的销毁并且能很快重建,这种类型的状态集必须最小化,并且丢失这些状态屮的-•个或多个绝对不会影响到网络的存活。这些状态必须绝对的小,并且这些状态可以放在网络屮。这些状态就是“软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状态能快速销毁和重建。“硬状态”它们被功能模块所依存着,并口它们只能被放在端上。这种理论的设计是和最初的设计有很大区别的,这种设计终端节点被划分出来实现更多的功能模块。总的来说,这段时期,设计者们不仅关心协议本身,也关心协议对处理i些不可避免的状态而超时对于互联网架构的影响。是怎么样被EndtoEnd理论所继续影响的,用一个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对于IPmobility(移动IP是实现移动计算与联网的关键协议,它主要结合世界两大技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来说,路由架构服务约束了IPmobility能匹配端到端的距离。在Johnson^Perkins和Arkko的文章屮提到的MobilelPv6,需要-•种路由代理在移动的路由节点本地网络来维护移动节点路由和其关心的地址之前的映射。那是这种代理是很早在MobileIPv4屮提出的已经被淘汰了的。现在的端节点只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