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排污收费制度主要内容●序●排污收费基本原则●排污收费种类●排污费征收程序●排污费计征原则●排污费征收计算依据及方法●排污费的减、免、缓●排污费稽查序:●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促进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排污收费制度实施20多年来,对促进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污染治理、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能力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该项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将会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继续发挥重大作用。(一)排污收费制度的起源●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环境委员会提出污染者必须承担削减污染措施的费用,即“污染者负担原则”(简称PPP原则)。●在PPP原则指导下,OECD成员国在环境管理中逐步采用了一系列环境经济手段,主要有环境收费、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强制刺激等。(二)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建立●1973年8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工作方针。●1978年,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并将会议通过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提出“必须把控制污染的工作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向排污单位实行排放污染物的收费制度,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收费办法”。●这是国家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建立排污收费制度的设想。(三)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经历阶段●提出和试行阶段(1979-1982)到1881年底,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排污收费试点工作●建立与实施阶段(1982-1988)1985年7月、在山东威海召开“全国征收排污费工作会议1987年,全国排污费征收额达14亿元●发展和改革完善(1988-2003)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开征排污费截止2002年,全国累计征收排污费628亿元2005年,全国共计征收排污费150亿元,,(四)排污收费制度所起的主要作用(早期八大制度之一)●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排放●开辟了一条环境保护资金渠道,促进了污染治理●促进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是环境监察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但是、原排外收费制度仍存在弊端)(五)排污收费制度体系的改革----构建了新的排污收费制度体系●2003年7月1日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施●2003年2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颁布《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年3月,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颁布《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2003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订《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建立排污收费计算机管理系统;●2003年6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颁布《关于减免及缓缴排污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六)排污收费标准体系的改革-----实行了以总量收费为主要特征的排污费征收方法●扩大了征收对象《条例》第二条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一切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简称排污者)均应当缴纳排污费。●改革了征收方法△为适应总量控制的要求,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规定,对排放水、气、固体污染物的实行排污就收费;对排放噪声污染的按照超标声级征收超标准排污费。△排放污水和废气实行总量多因子叠加收费,即将排污口排放的各种污染物量折合成为当量值,再将各种污染物的当量值合并计算排污费。△简化排污费的计算,使排污收费标准归一化。●实现了排污收费的“四个转变”:△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转变总体上实行“排污收费、超标处罚”。考虑到法规的适应性,对某些污染排放,如噪声污染仍采用超标收费。△由单一浓度收费向浓度与总量相结合的收费转变原则上以排放污染物的数量多少收费。对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如噪声,仍征收超标排污费。△由单因子收费向多因子收费转变视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分别计算,叠加收费。规定对每一个排污口的收费因子不超过3个。△由低收费标准向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