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卫生监督员麻元浩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卫生监督员麻元浩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事迹麻元浩同志, 1982 年3 月出生, 2003 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2016 年7 月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参加卫生监督工作。参加卫生监督工作四年来, 麻元浩同志刻苦学习, 认真钻研, 将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和预防医学实践相互融合, 将医学理论与卫生监督执法实践相互融合,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卫生监督员。 2016 年5月 29 日,南宁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员麻元浩跟随第二批入川的广西公安特警支队奔赴抗震救灾目的地绵阳市,肩负特警支队食品、饮用水卫生以及疾病预防的保障重任。在抗震救灾的艰难的日子里,麻元浩同志忠实履行职责, 以自己的行动写就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卫生监督员不辱使命的华彩乐章。一、国难时刻,情系灾民,主动请缨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撼痛了国人的心。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宁市卫生局立即做出反应, 组建南宁市医疗卫生救援队伍。麻元浩同志对灾区人民的疾苦感同身受, 立即向单位领导请缨, 成为全所第一个受命赴川抗震救灾的卫生监督员。可是,出发的命令迟迟未下达, 眼看着一批批卫生监督员星夜驰骋灾区, 每天电视、报刊不断传递有关灾情严重的报道, 此时此刻, 麻元浩同志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心情更加急迫。我就想尽早为灾区做点事情,麻元浩同志焦急的说。二、组织重托,赤胆忠心谱写监督员光荣使命自受命以来,他时刻准备着赴川抗震救灾,为此,他努力学习有关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和卫生应急对策, 熟悉掌握地震灾害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消杀灭技术等业务技能, 此外, 加强身体锻炼, 每天坚持跑步, 洗冷水澡强化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应对灾区艰苦繁重的保障任务,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为国家利益、为民众的疾苦, 充分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5月 29 日,号角吹响。麻元浩同志参加卫生局组建的医疗卫生保健组,立即跟随广西公安第二批赴川的特警支队入川参加抗震救灾。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锟、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亲临出发现场为部队壮行, 鼓舞士气。正在灾区抗震救灾的丁伟所长亲自打电话给麻元浩布置和下达指令:一定要全力做好特警部队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做好消杀灭工作, 保证部队不因食品、饮用水卫生问题和急性传染病而出现非战斗减员。肩负组织的重托,麻元浩同志毅然领命,踏上列车,火车载着广西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爱,疾驰入川,向着目的地绵阳市前进,前进。三、不惧危险,不怕困难,为特警部队筑起牢固的卫生保障壁垒(一)科学制定有效的卫生保障措施,保证特警部队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防止传染病发生部队到达灾区后,驻扎在绵阳市经开区四川电力电子有限公司一个废弃厂房内。厂房周边杂草丛生, 蚊虫密度高; 厕所是用塑料胶布临时搭建在废用的排污沟上; 厨房是利用原办公室改建而成, 无下水管道,离临时厕所不到 20 米。整个营区生活、工作、活动范围约 万平方米。为了掌握和根据特警队工作特点, 有的放矢的制定保障工作对策, 麻元浩同志经常随队员深入到警务执行区域, 对绵阳市经开区、堰塞湖避险灾民的临时安置点、空置危房、倒塌废墟等现场环境卫生情况实地勘查, 针对现实存在的和可能出现问题、隐患, 提出和完善了卫生和预防保健措施: 1 、每天二次对驻地内外环境消毒和虫媒扑杀工作,尤其加强对厨房、营房和厕所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2、坚持对外出执勤归营人员、车辆的消毒; 3 、建立卫生制度,保持营房的通风透气; 4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服、餐前便后洗手。为保证部队官兵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 制定了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的工作制度: 1 、厨房餐前餐后要消毒,餐后及时清扫冲洗,保持加工环境清洁卫生; 2 、蔬菜要预先浸泡,饭菜要煮熟煮透; 3 、食物变质或有异味,不得食用,及时处理剩饭剩菜。麻元浩同志利用我所配置的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每日对供应的生活饮用水和外购食品安全行检测, 发现安全问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为了保证卫生保健措施的贯彻落实,麻元浩同志起早贪黑,每天对内外环境实施消毒累计达 万平方米,对人员消毒达 200 多人次, 消毒车辆达 30 辆次,喷洒灭杀虫媒药剂达 万平方米。 6月5日, 麻元浩同志检视就诊登记记录, 发现特警队员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丘疹人数明显增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麻元浩同志当即主动将情况向绵阳市高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反映, 请求指挥部派出专业队伍对驻地周边蚊蝇孳生地进行了清理, 并协调当地政府落实了按时清理营地垃圾, 驻地环境卫生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有效减少了蚊蝇危害,防止了虫媒传染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