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公示.doc.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公示.doc.doc

上传人:rabbitco 2016/3/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公示.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成果公示前言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 宝应共编制完成了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1983-2000 ); 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 1995-2010 )于 1997 年市政府批复; 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 2002-2020 )于 200 4 年通过专家论证, 2005 年报市政府批复。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宝应县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进入 21 世纪以来, 宝应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总量增速明显, 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宜业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县政府于 2008 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以适应宝应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 年9月 14-15 日, 《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0 — 2030 ) 》通过了由扬州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0 — 2030 ) 》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共建美好家园。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宝应县城乡规划管理办公室(地址:宝应县苏中北路 35 号,邮编: 225800 )。咨询电话: 0514--88223004 公示网址: / 现场公示:宝应县规划公示栏(宝应县建设局大门南侧) 宝应县城市规划指挥部宝应县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要点一、总则 1 、修编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 实现江苏“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发展要求, 适应宝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充分利用区域交通条件,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编制《宝应县城总体规划( 2010-2030 )》(以下简称本规划)。 2 、规划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宝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 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城镇发展、空间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研究区域发展态势, 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战略与路径, 改变均衡发展模式, 走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道路。从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角度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合理组织区域和城市交通体系, 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运用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手法,有机组织自然景观体系和人文景观体系,塑造鲜明的城市特色。 3 、规划重点生态优先: 保护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 坚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做到增产不增污。城乡统筹:确定镇和村庄的建设标准,划定不同空间类型管制范围,制定空间管制措施。交通引导: 以区域交通条件变化为指引, 实施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乡空间合理布局。特色营造: 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方向, 在充分挖掘宝应地域特色的基础上, 形成适应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结构和景观框架,建设宜居城市。 4 、规划范围 1) 、县域:宝应行政辖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 2)、规划区: 总面积 451 平方公里。东到经十六路, 南到沿广公路, 向西、向北至宝应县行政界线。 3) 、中心城区:即县城区范围,东到经十六路,南到纬十四路,西到京杭运河,北到纬一路,总面积约 平方公里。 4) 、旧城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东到白田路、南到宝射河、西到京杭大运河、北到泰山路。 5 、规划期限近期: 2010 — 2015 年; 远期: 2016 — 2030 年; 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二、发展目标 1 、总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深入实施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镇化、知识化战略, 本着“生态优先、保障发展、创新机制”的原则,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在苏中率先实现小康,将宝应建设成为具有经济活力、人文魅力、生态优良的宜居创业型城市, 体现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2 、区域功能定位扬州新兴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具有里下河地区景观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和江苏省重要的高效农业生产加工基地。 3 、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主动配套苏南、全面对接扬州 1) 、与长三角地区:积极融入,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