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姓氏研究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姓氏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龙的传人 2020/8/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姓氏研究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姓氏研究报告郭姓就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八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一,在这里就讲讲郭姓的起源与发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郭姓出自姬姓,为黄帝的后裔,以封邑为氏。根据《略》所载,郭姓出自夏代郭支与商代郭崇之后裔,以居住地为姓氏;据《风俗通》所载,姓氏取自“城、园、池、”居住地。郭姓,据《五代史》所载,后梁有成姓人戍纳冒姓郭氏。据史料所载,有常姓人及少数民族如拉提氏、瓦勒克氏、郭包勒氏、郭尔佳氏、郭罗罗氏、果尔齐氏等众多姓氏改为郭姓者。郭姓的起源,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1、初,周武王封其父之弟虢叔于虢(亦称东虢,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周宣王时,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郑桓公见西周日渐衰落,便把财产、部落、家属连同商人迁到东虢与郐之间。郑武公即位时,趁着周平王东迁,先后攻灭了郐与东虢。周平王被迫对已成的事实给予承认,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做法引起了其她诸侯的不满,于就是楚庄王起兵伐周。在众诸侯的压力下,周平王不得不将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今山西太原市北部定襄县一带)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就以郭为姓氏,虢叔为郭姓的受姓始祖。2、另一说郭姓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其叔虢仲于西虢,地处陕西宝鸡东,周平王东迂时,西虢东迁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改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周平王东迂后,把东虢之地给予东迂有功的郑国,东虢北迁山西南的平陆,史称北虢,后灭于晋。另封虢叔之孙虢序于山西太原北的阳曲,号郭公。四个虢国与郭公之后均有郭姓,郭公之后的郭姓就是郭氏的主要支派。姬姓郭已有3000年的历史。3、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城池的外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上的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围、池就是也。”郭,亦称廓,字义为古代主城池的外城部分,住民即因住在城池外郭而以为姓氏,称郭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郭氏人数众多,主要就是平民百姓与驻守城郭军队的兵卒,姓源繁复,不可一论。因这类以城池居地而成为姓氏者有许多,例如池氏、城氏、围氏、东门氏、南门氏、北门氏、西门氏、南郭氏、东郭氏、北郭氏、西郭氏等等,世代沿传。郭姓的发源,分布:郭姓族人最初的发源地当就是今天的河南、山西。汉朝时期,郭姓族人繁衍之地仍以山西、陕西、河南为主,“太原”郡望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为后来郭姓人繁衍播迁的主要支源,后来逐渐在阳曲、冯翊、华阳、京兆(今陕西西安附近)、中山(今属河北)、彭城(今江苏徐州)、馆陶(今属河北)、曲沃(今属山西)、河内、广平、邯郸、河东闻喜、敦煌等地形成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为避战祸的大批南下迁徙者,郭姓人开始在浙江、江苏等地散居,南迁者尤以太原郭姓为多;隋唐时期,山西、山东以郭姓为第一大姓。这一时期,除战乱使得郭姓入居。浙江、江苏、湖北等地外,还形成以华阴郭子仪为始祖的汾阳(今山西省静乐一带)望族。后汾阳郭姓后裔嵩入闽成为福建郭姓始祖;从五代到宋,元时期,随着金兵的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迫使郭姓人再度南迁,由此,郭姓人遍布大江南北;明清时期,郭姓人已就是散布全国各地。如今,郭姓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最多,上述五省郭姓约占全国汉族郭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