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汉口江滩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汉口江滩资料.doc

上传人:幻影 2020/8/6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汉口江滩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现场教学资料一、汉口江滩汉口江滩,就是亚洲第一大江滩文化公园,面积160万平方米。汉口江滩就是城市中心景观区的核心,就是汉口中心城区现存最大的开敞空间。紧邻闻名全国的江汉路商业步行街,周边聚集了武汉市三分之一的优秀历史建筑,拥有宽阔的滨水滩地与长达9、8km的滨水岸线。近50年来,由于长江主泓偏南,汉口北岸不断淤积,在堤外形成了宽150~420m,长7km,约2平方千米的滨江滩地。由于汉口江滩靠近汉口交通网络核心地段江汉路的外缘,附近商业服务设施密集,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长江水运的衰落,位于汉口主城核心的整个滨江岸线,密布着近20万m2历史遗留的仓储、堆场、破旧建筑物与近50座大大小小的码头,基本都就是些临时建筑,结构简陋、杂乱无章。汛期高水位时,具有强烈的阻水挑流作用,给武汉市的防洪与堤防日常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而且沿江一带环境与景观较差,这不仅严重影响武汉市的整体形象,也与广大市民要求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不相符。此外高于地面4~5m的防洪墙也阻碍了市民的观江视线,使得“江城临江不见江”。2001年5月18日,长江委确定了整治线7km长,平均160m宽,吹填高程28、80m(吴淞高程,下同)的方案。1汉口江滩防洪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内容汉口江滩防洪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上起武汉客运港下至粤汉码头,全1、04km,平均宽度160m,高程28、8m(吴淞高程,下同),总面积16万m2。(1)吹填工程在搬迁了58家企事业单位,拆除各类建筑物9、8万㎡之后,按照长江委批复的要求利用长江的泥沙对低洼不一的滩地进行了吹填,使高程达到28、3m,并覆盖50cm的种植土,形成大型的滨江吹填平台。(2)亲水平台工程为让人们可随时享受亲水的乐趣,根据长江位随季节变幅的特点将工程分为三级平台:一级平台就是冬季亲水平台,高程20、00m宽度10m,采用硅台面;二级平台为春秋季亲水平台,高程25、00m,宽度30m,采用块石铺装台面;三级平台则就是夏季亲水平台,高程28、5m,宽度8一10m,采用天然石材铺装。每级平台以1:3坡比相连,同时,二、三级平台均有大面积绿化,并设有不阻水休闲设施,配以灯光、音响等,形成水景岸线。(3)林荫游憩带工程林荫游憩1040m,160m,就是汉口江滩的主体,以绿色为主,沿着园林小路走,沿途树、有景、有坐椅、有商亭、有雕塑、有饮水机,其中有一条宽4m的林荫小路,模拟长江流向蜿蜒穿行于绿色之中。林荫游憩带栽种了各类乔灌70多种,其中乔木栽种4331株,灌木23万株,6万平方米的草坪。形成8大片(银杏、竹林、批把、桂花、雪松、樟树、广玉兰、鸟柏)、二林荫带(樟树带、桂花树带)。同时利用空间的起伏,合理有机地点缀趣味小品雕塑,联系沿线串珠状的活动场地,观江平台、群众健身场、露天广场、中心广场、水上乐园等,形成一条横贯滩地的流线型散步活动空间,配以灯光、音响等,形成绿色空间与休闲文化乐园。(4)堤防观景带工程将现有防水墙改造成厢式防水墙,形成防水墙高台步道、堤防垂直绿化、缓坡绿化为一体的堤防观景带。人们在高31、50m的防水墙高台步道上游憩的同时,远观长江近观江滩全貌与堤内历史建筑群。防水墙高台步道上配有造型简洁且极具时代感的灯具,加上优美的音乐,突现出江滩新世纪的时代风格。(5)配套工程汉口江滩综合整治工程体现出有利防洪、以人为本、以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