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山西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

格式:doc   大小:62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西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1354793**** 2020/8/7 文件大小:6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西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1.(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沸沸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C.《水浒》里的英雄好汉是不堪忍受封建官府的压榨而逼上梁山的,毛泽东毛泽东所领导的工农革命战争也是人民不堪忍受国内外反动派的剥削和压迫而起来英勇抗争的。,妇女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逆来顺受的观念,这也是导致许多亚裔妇女成为受害人的原因。2.(2分)(2016高二上·冷水江月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悲剧。《边城》塑造了一个撑船老人的孙女和当地船总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借助这一缠绵曲折的情节来描绘湘西地区的宁静生活和民性淳朴。、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描写手法。,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富国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3.(2分)(2019高一上·台州月考)以下的生活情境交流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李明觉得很满意,正遇到厨师出来向顾客征求意见,就说:“下个星期我有两次重要的宴请,就订你们这儿。”,刘伟发现没有带直尺,就向旁边其他班的同学借用,并客气地说:“真的非常感谢。我太粗心了,等会还请多多指教。”,穿着到了公司里后,同事们都纷纷称赞这件衣服的布料、款式、做工……她随意地说:“这只是地摊上淘来的便宜货。”,张强看到了一位十几年前在广交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客商,于是他热情地走了过去打招呼:“你还记得我吗?真是巧遇啊……”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3分)4.(6分)(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传统家训的公益教化陈延斌博施济众、扶危济困、热心公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民间士绅、百姓都是这种观念的倡导者和力行者。中国传统家训中就有极为丰富的公益教化的内容。首先,家训的作者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的族党乡人视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许汝霖的《德兴堂家订》告诉子孙要俭朴,婚丧祭祀要从简,用祝寿、祭祀等省下来的钱,济孤寡,助婚丧,立家塾。在这方面,被宋元明三代皇帝旌表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在其家训《郑氏规范》中规定得更为具体:对族人要多加体恤、帮助,缺粮者每月给谷六斗;不能婚嫁者助之;乡邻无家可归者给房屋居住;无子孙的乡邻死亡后,给棺材安葬。其次,许多家训都特别强调要周济鳏寡孤独。《郑氏规范》要家人对“鳏寡孤独果无以自存者,时周给之”。韶山毛氏宗族的《家劝》,用歌诀的形式训诫族人“矜怜孤寡”:“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粮。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郑板桥要求幼子应经常将自家的笔墨纸砚送给同学,尤其是“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天不能即归,辄留饭。”既帮助别人又不伤对方的自尊,考虑得何其周到!更难能可贵的是,有些开明的家长如清代的蒋伊还在家训中嘱咐家人,丈夫死后,不仅应鼓励寡妇再嫁,而且要给予资助。积极倡导家人热心公益的内容在传统家训中也不胜枚举,大到造桥修路、筑堤防洪,小到免费供应茶饭,几乎无不涉及。家训的作者们告诫子弟家人对公益事业要积极支持,仗义疏财,“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明代袁黄的《了凡训子书》将“兴建大利”作为积善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求子孙“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郑氏规范》对子孙应从事的公益事业项目制定得极为详细,譬如要子孙当尽力资助修桥补路,“以利行客”;自六月到八月,在交通要道设立茶水供应站,招待过往行人。积谷储粮以备荒年赈贫,或者灾荒年月减免租税帮助穷困佃户乡人,是许多家训都详细规定、多加训诲的内容。蒋伊的《蒋氏家训》言“积谷本为防饥,若遇饥荒,须量力助人。不得因歉岁反闭粜以邀重价”。陈龙正的《家矩》告诫家人要讲究人道,且不可乘凶荒之年抬高粮价,牟取暴利。曾国藩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倡议效仿朱熹创立的“社仓之制”,先由自己出钱捐谷二十石,在家乡建立社仓,除自家每年增之以外,还要动员附近富家捐粮以增加储备,以便凶年赈助乡里贫民。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以教家立范、“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的家训教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国人的伦理道德,对拓展儒家思想社会教化领域,保证家庭生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