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硬膜下血肿手术后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硬膜下血肿手术后的护理.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20/8/7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硬膜下血肿手术后的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硬膜下血肿手术后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20例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硬膜下血肿患者20例,回顾手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在20例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愈率93%。结论:针对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硬膜下血肿护理手术后硬膜下血肿指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多见于额颞部,占颅内血肿的50%以上。常继发于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多来自挫裂的脑实质血管损伤。CT检查:表现为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出现高密度、等密度和混合密度的新月形或半月形影,伴点状或片状脑挫裂伤灶。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3月护理硬膜下血肿患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4~78岁。受伤原因:车祸伤18例,坠落伤2例。入院后行头颅检查,其中硬膜下血肿伴脑内血肿2例,单纯硬膜下血肿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3%。入院时患者GCS评分8~10分,均行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昏迷状态,GCS评分5分,3天后均放置鼻饲胃管,予以鼻饲流质。除2例死亡外,其余18例均在术后第8~10天,神志恢复清楚。在进行康复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护理急性期护理:①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血压、脉搏、呼吸有无异常及四肢活动度,以判断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应用GCS评分及时有效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帮助救治。通过呼叫患者的姓名,简单对话,用手轻拍、捏、针刺患者的皮肤,压迫眶上神经等反射,观察患者有无呻吟、皱眉、肢体活动等反应。了解患者有无吞咽、咳嗽及睫毛反射,了解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应是否灵敏。颅脑损伤患者在严密观察瞳孔、生命体征的同时,进行GCS评分,能准确及时地反映患者病情变化。②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损伤患者可因意识障碍、气道不通畅,出现周围性呼吸障碍。亦可因病情危重,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勤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动作要轻,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管应1吸1换,吸痰前予以高流量吸纯氧2分钟,以提高氧储备,防止缺氧和窒息。痰黏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每6小时1次,可加用α-糜蛋白酶1支、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中流量氧气吸入,3~4L/分。有舌后坠时,用舌钳外包纱布将舌拉出或抬高下颌,以畅通呼吸道。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室温21℃,湿度60%,气管导口覆盖2~4层敷料,有污染及时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和湿疹。气管内套管每天消毒2~3次,并观察有无皮下气肿。③降低颅内压:由静脉输脱水剂以缓解病情,如甘露醇、呋塞米,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控制流体摄入量,避免一切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劝慰患者安心治病,避免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而增加颅内压力,适当应用镇静剂缓解头痛。④引流管的观察: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翻身时注意引流管不要扭曲、打折,应低于头部。注意引流袋的高度,一般脑室内引流时引流袋固定高度为高出脑室平面15cm左右。并注意引流液颜色及量的变化。⑤预防因脑脊液漏而发生的感染:观察脑脊液漏的方法:将血性液滴于白色滤纸上,如见血迹外围有月晕样淡红色浸渍圈,可判断为脑脊液漏。护理措施: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20°,维持到脑脊液漏停止3~5天,其目的是利用重力使脑组织贴近颅底硬膜漏孔处,促使漏